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2的文章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攀岩

圖片
蒙古唯一的室內人工岩場, 去年到蒙古參加亞洲山盟理事會,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現役年輕好手表演。 蒙古草原上矗立許許多多花崗石岩峰露頭,或抱石,或自由攀登,受嚴寒與風化侵蝕,岩層十分粗糙,不過顏色呈粉紅,上有大小面積橄欖黃苔衣相間。 當天下午,眾人再度齊聚在國家公園一處小岩峰下,一群安排好的攀岩手再次登場,我們則悠閒的一邊淺嘗成吉思汗伏特加,一邊觀看四圍美景。

Many people come ,looking! looking!

圖片
今年初一到初五到花蓮走春,借宿朋友的朋友在鯉魚山下池南村銅蘭的「別墅」。 說是「別墅」,其實像是一處早期墾居的農舍,左廂與客廳隔開成一間寬大的通舖,大夥攤開睡袋橫七豎八過夜,倒也輕鬆自在。 「別墅」背依鯉魚山,屋前面對木瓜溪的沖積台地,有條農路穿通農地直逼洶湧激流溪畔,站在墊高的堤上,看到台九線上的大橋,直到沒入在遠處地平線的花蓮溪。。 幾年前的一次過年也曾在此地待過,花了一整天環湖,爬鯉魚山,這次打算就近看看剛整治完成的白鮑溪生態園區,然後到富源對山的赤柯山展望玉山山脈,其餘就看當天狀況。 天不從人願,從台北一出門就是陰雨綿綿,一直下到初四,全天都是溼答答,灰濛濛,一路撐著傘勉強畫了幾張。 不過此行實現多年的一大心願--下探木瓜溪。 隔天與銅門入山檢查哨一番周旋,進龍澗、清水舒緩筋骨, 初三遊白鮑溪、池南,初四南下上赤柯山。 初五一早起來,晴天無雲,決定走193縣道北上返家,沿路直到花蓮大橋出口可看到這幾天又下過雪的奇萊山脈。總算是有個補償。 吉安慶修院鋼鐘,花蓮吉安鄉。 在吉安用過中餐,順便買了一隻烤鴨回「別墅」用「下午茶」。 天一亮,先用鋼珠筆在屋前畫下「銅蘭」,遠處木瓜溪隱藏在樹叢後, 隨後躲在屋簷下,直接以水彩筆畫下屋後的山景。 畫了一部份,雨就飄了下來,只好就這樣子了。 初一享用過下午茶後,隨後晚出門的賴趕到,這是已開了十五年越野車。 木瓜溪,發源自奇萊山,入花蓮溪出海。用 Moleskine 筆記簿,上水彩頂費事。 銅門到龍澗的隧道,以前能高越嶺從最高點下到這裡,好像沒有這些建構。 龍澗以上的道路塌方,暫時不通了。 銅門入山每天限制上午 300 人,下午 300 人,這些九人座的一日遊旅行團就佔去一大半,我們在銅門就吃了閉門羹。整天這些小巴士怕不有五十部次以上,就在這條不到十公里的窄路上上下下。 另外還帶了 Arches 185g 水彩紙,後二天用上。 雖然天晴,白雪山頭還是罩住積雲不去,這是最後一天的假期。

繁華再起的九份

圖片
今早得知一股寒流來襲,合歡山開始飄雪,九份會下雪嗎! 哈! 有人預告會(可能)暈車,上到半山腰時,接到文盛兄的連環call,決定不理,瞄到路旁有停車位,展望也不錯,停下車,一車四人迎著細雨冷風理所當然就畫了起來。 祥芳已有兩年以上沒見,說她已退休,認真做起家庭主婦,言下非常珍惜能出來畫幾張。 見過幾次的慧敏已完成一幅水彩,用的也是我愛用Moleskine牌子的水彩本,一出車就穿上雨衣就位,實在認真。 以北藝大為班底,文盛兄將這群畫痴帶得十分出色,這次兩位菲律賓同好遊台,隔空找上 文盛兄帶領遊九份,我多少帶著壯聲勢的心理來參加。 其實,犬子曾就讀北藝大,因此對北藝大的畫友自然倍感親切,一見面就無所不談,言下他們也都認識。 以境萱為例,從上海回台過年,興沖沖過來參加,可見這個畫會的凝聚力很強。 星期一的非假日,一部部遊覽車開上來,從入口起就塞滿人潮,外國觀光客,國內旅行團都有,心想那假日豈不是灌香腸擠爆掉。 繁華再起的九份,經歷數十年的人來人往,已經蓄積了一份怡然自得的閒適,也有歲月淬煉的世故與現實。 東北海有幾個畫山海的好景點,九份有高度,無疑是其中最好的一個, 最後,畫了一張文盛兄作畫的神情。 謝了,各位!下次見!

「雪見假期」後續

圖片
這是會址位在中壢「駱駝登山協會」舉辦的兩天一夜,親子遊的「雪見假期」, 夜宿大安溪要地象鼻村上方「達拉崗茶場民宿」,隔早走司馬限林道登標高2248公尺東洗水山。 從網路上得知這訊息,召集人單維彰,他是會址位在中壢的「駱駝登山協會」的現任會長,同時得知維彰今年三月可榮登台灣百岳一員。 早在1979年的玉山冬訓就認識維彰,當時有建中山社學員參加,或教練或學員,至今印象仍十分深刻,單維彰是其中一位,據知也是報名學員中年齡最輕的。 當年因玉山頂峰山難,我與兩位冬訓隊員在救難後留守在荖濃溪的救難營地多日,維彰與幾名冬訓學員冒險從北峰下的基地營送來糧食,這一段他恐怕已不記得了。 因為維彰帶這個隊,當下就報名參加, 不料出發前兩週,維彰因臨時有要差不克前來帶領,這個期望中的山中會還是要看以後了。 就與幾位素未謀面的同好交換默契,利用電郵來往相約,加上天大的好運,連幾天當地大雨竟然一夜急停,接下來兩天山行萬里無雲,視野遍及聖稜線、雪山大雪山等連峰,大安溪天狗以下象鼻至士林一帶清晰可見,從二本松看台凡雲海,雲瀑一一露臉,眾人無不大樂。 一行四車共八大一小,分從台北,中壢與台中前來。 內人臨時因好友嫁女兒喜宴赴會不能前往,臨時找來近年來開始熱衷登山的「財哥」陪我這一程。深怕我一時打瞌睡誤事,一路嘴巴不停的講,為了減輕他的心理負擔,從汶水進入三號公路之後,刻意走走停停,倒也看了不少過去從未停留的地點,「財哥」也拍了不少好景色。 馬拉邦山的真面目,一年總要去個兩三回,卻是這一次觀察到被尊為苗栗名山,果然名符其實。 也有不堪回顧的一慕,站在卓蘭上方的看台往小雪山一線看過去, 想起早年從大雪山下來,當時伐木道班蹂躪,盡尾山東洗水至北坑山一線山容慘不忍睹。雪山西稜,頭鷹山腹也是材車隆隆,運材車的大喇叭響遍山谷。這段場景經過多年仍如同惡夢纏繞不去,雖然常去馬拉邦山,隔個山頭,卻始終提不起興緻彎過去。 直到2006年,經細道邦(中興)走司馬限林道入山,是時雪霸國家公園轄內的「雪見旅客遊憩中心」已然完工就待驗收,但是二本松以上路況甚差,勉強還是強登上東洗水。 那一趟東洗水山的「登頂路」吃盡苦頭,不像現在已整建後的階梯步道。 經過數十年的生聚教訓,目前柳杉與香杉造林已蔚然有成,高山杜鵑也在稜線上聚生成林,每年五月開花。北坑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