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透天厝一角




今天談最普遍,與庶民最切身,頗有歷史淵源的「販厝」。



台灣城鄉中還留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老街廓,通道狹窄,巷道只勉強一部汽車(或僅機車)出入,兩旁多為頂天立地併排而立的二樓透天厝,不在鬧市,也無買賣的地利,加上多年失修,外圍大馬路新闢之後,就被遺棄到城市的角落邊緣。



這張北投透天厝一角就是一個寫照,是在北投與奇岩站之間,高架捷運線形公園往日出方向,看內容是房屋的背面,從早上六點到晚上零點,一天至少十八小時列車隆隆來回。



今年二月, 捷運線形公園剷除多年雜樹雜草,有心者獨留下幾株櫻花在新鋪的草坪上,因此原被遮住的民宅就豁然開朗,露出真面目來。



乍看之下,情願還是讓他一直被遮蓋住視線,眼不見不煩。

直到八月,相隔了半年,一天早上一口氣找張椅子畫就。

隨後陸陸續續草寫了這一線的幾間房子,一個月之間累積了一些,但是始終茫茫然無以為繼,因此還特地去買了一本席勒的繪本來領會。



家父早年以蓋「販厝」為業,因販售不利,而至家徒四壁,一家八口三餐不繼,長年賒欠躲債,多年後懂事才從家母口中得知。

恐怕是複雜的補償作用,因此不管眼前建築外觀淪陋,結構錯置,雜亂多麼難以下筆,竟也一一勾勒完成。



營建業者稱這類建築為「販厝」,即可出售的成屋,建築師稱之為「店屋」(Shophouse)。有的馬路拓寬,就能體會那僅能錯身而過,十分狹窄袖珍的「亭仔腳」。



說是“1960年之前的庶民建築”,民間社會的“現代建築”,也是家屋商品化的產物。(夏鑄九http://www.jut-arts.org.tw/project/citiesinspiring/paper11.htm



「販厝」,當年所稱的“現代建築”,其實是十分克難的,居民竟能適應生活其中到今天。據建築學者的研究論述,在日據時代以及國府早期,即所謂殖民時期及後殖民時代,庶民居屋不受重視,建築師沒有表現餘地,而是繪圖員,因此這已成為「被殖民的歷史現實」。(夏教授語)



「即使到了21世紀,營建技術及建材已達現代進步的水準,台灣的社會並沒有歐美的歷史條件來營造所謂的現代住宅。更不需要說,鄉村裡農民,在傳統合院之外的現代家屋了。」

歐美的歷史條件,這句話是不錯。

這包括適足的法規,成熟的維護技術及工匠,擁有者的素養,社會大眾的認同,以及對歷史古蹟的重視及捐助等等,這些造就了一個既適合居住又能大賺觀光客的歷史條件。有了這一種成熟的歷史條件,自然更能激發創造現代化的住宅。



歐美歷史建築是令人著迷於出國旅遊的一個原因,只要看看歐洲旅遊宣傳中的訴求就明瞭了。

歐美的城鎮建築,不論公共或庶民的建築,全都是遊記裡攝取的的焦點畫面,

當然,畫家眼中所留下來一幅幅的畫面,出版成冊,還能賣到好價錢,實在不可思議。



台灣也有年代久遠的歷史建築,以公共建築較多,或那些被稱為菁英的居所(包括閩南合院大厝及日式宿舍),以及少數保留的洋樓;一般庶民的居所,鄉下住土角厝或合院,城鎮住宅就屬二層樓的販厝最為普遍。



歐美的觀光客不會想來看這些販厝,透天厝,雖然都超過六十年一甲子,也保留到現在成為歷史建物,

庶民的居所,大多年久失修,或根本無力修繕,不但外觀實在不能迎合美學觀點,安全也有顧忌。

外人恐怕還因此繞道而過,因此少有人注意,除了建築系學生及都更計畫者。



難道這就是庶民的宿命。

夏教授說到,台灣沒有歐美的歷史條件來營造所謂的現代住宅。更不需要說,鄉村裡農民,在傳統合院之外的現代家屋了。

這個就部份不能同意了,美麗進步的「宜蘭厝」,高雄市開闊的新社區,以我看起來就很有意思,識者認為已經有現代家屋的風格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紀念 徐慶榮 黃仲杰

水磨坑溪的發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