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8的文章

石碇的樓與橋

圖片

宜蘭仁山植物園雨中行

圖片

台北228公園

圖片

228文化館

圖片

鼻頭角寫生記

圖片
東北海漁村已然換了一幅新面孔,凡港口周邊,新蓋樓宇櫛比鱗次,無不多樣富麗,加上不自覺的炫耀色彩,堂然面對新建的港口,畫面層次豐富。 鼻頭角漁港可算是這一線的重點,重重疊疊的岬壁,臨海的浪漫氣氛更有堅實要素。 現在的漁港從沉降海岬硬生生深挖出來,但是背依著削岸拔立的峭壁,中間插進節節高建的樓房,腹地更形窄小, 猛然從開闊的東北海移來的視線,有種突然中挫的不調和感。 上小山頂(不高,十分鐘可到頂)看港內以及一線大山大海的氣勢倒是一絕, 往前可及水湳洞,自大海無間斷隆起的基隆山,往後,有海岬及青山低伏相依的龍洞灣 近幾年來過不下十次,然而總是沒抓對味,大半是因為此地的絕景分了心,這天季風來襲,看那滔天大浪,拍岸衝石,氣勢驚人,更是無從下手。

水尾員潭溪岸

圖片

水尾員潭溪入海口

圖片

金山雙燭台嶼

圖片

金山海岬下豆腐岩

圖片

北海岸冬天岸釣

圖片

麟山鼻磯釣-1

圖片

麟山鼻磯釣-2

圖片

麟山鼻磯釣-3

圖片

麟山鼻磯釣-4

圖片

麟山鼻磯釣-5

圖片

麟山鼻磯釣-6

圖片

麟山鼻似人形風稜石

圖片

麟山鼻不知名海邊植物

圖片

麟山鼻林投林

圖片

麟山鼻風稜石礁

圖片

金山海灣冬景-1

圖片

金山海灣冬景-2

圖片

金山海灣冬景-3

圖片

富貴角八角燈塔

圖片

石門海蝕洞

圖片

龍洞海岬

圖片

龍洞礁岩之三

圖片

龍洞礁岩之一

圖片

龍洞灣

圖片

新北投大磺嘴結婚禮服攝影現場

圖片
意外畫下一堆新人戶外婚照 進入「國立陽明山國家公園大磺嘴硫氣孔景觀區」,一股刺鼻的味道就從放下的車窗飄進來,隱約還有香噴噴的細微氣味,拐進停車場,看到幾對上穿華服的新人,喜孜孜互挽著,在近午的烈陽下站在碧綠草地上恁人擺怖; 四周有攝影師、化妝師、燈光師,場地助理等一群人圍著,像一群饑渴的蜜蜂向朵朵鮮花爭逐採蜜,加上遠遠圍觀的遊客,不大的園區內熱鬧非凡。 這是一場喜氣洋洋的新人戶外婚照現場, 工作人員敏銳專注,新人緊張手足無措,觀眾看好戲羨慕有之,全部目光則一致全落在新人身上,我也有工作可作了。 畫過兩對新人之後,正想加上攝影師等人,角落縮著穿著短衫上有小木偶圖樣,個頭巧小的女孩,滿臉興沖沖,看樣子小學一年級,隱約早早就已在一旁看著,待到我放下筆那一刻,沖口插嘴,伯伯我想畫,轉頭看她 (誰能拒絕! ), 幾乎是抓過畫本,在木梯上找了一個位子坐下來,看她定一下身,也沒看對象一眼便埋著頭一筆一筆畫起來。畫完一張又一張,頭也沒抬過幾次,心中暗嘆,真厲害。 沒多久一對年輕夫婦,不明究理趨進在她身後,該是他的父母親。 手上空空,我們就有一搭沒一搭了聊起來,一面進補我的五臟廟, 離去前,突然有一個念頭,從背包找了一本全新的畫本,外加一支鋼珠筆給她,這一家人素昧平生,點頭答謝彎腰如搗蒜,小女孩才接過手便一溜煙跑遠了。 車上內人體會性的讚許 : 你今天造就了一位明日的畫家! 眼睛盯著前方上山的坡道 : 是罷! 小事一件!

基隆嶼

圖片

水湳洞

圖片

引腿向後

圖片

用手機取景的女孩

圖片

寫生

圖片

戴著一頂高帽的長髮仕女

圖片

仕女

圖片

吹葉笛的人

圖片

少年郎

圖片

士林坪頂瑪礁溪柑仔腳橋

圖片
聖人瀑布--坪頂越嶺道--礁坑溪上游--竹篙山

龍洞佈告欄岩

圖片

【台灣登山一百年】

圖片
黃一元 推薦序 以一位資深登山者來看,光看書名【台灣登山一百年】就覺得有一股不敢藐視之氣,相信國內沒有人敢在此題目下動刀,一則,它跨越了幾個不同的政體,在民族認知上的落差,二則,二戰後,歷經世界民族自覺潮流,台灣在此大動盪期間充滿民族情感的茫然與無奈,玫君就以台灣登山為主軸來敘說它的百年史,吾人相信她若無充分的佐證資料,量她也不敢酌墨。 三年前(2005年),有幸到東京參加日本山岳會百週年慶,日本拜明治維新,承接歐陸 登山探險風氣,將登山活動帶到亞洲來,於1905年成立日本山岳會,她的百年步履(見中華 健行135期),在登山史裡留下不少令人回味無窮的精采史跡。 作者前言 從懼山、望山、到親山、護山, 山的印象因人的認知與政權的更替, 而有不同的面貌與想像﹒... 早期由於山高雲深,路遙遠,加上山地原住民的民情隔閡, 以及漢人缺乏登高冒險的精神,所以台灣高,山始終蒙上一層神秘的雲霧, 可遙望而不可及。 日人治台以後,由於國土資訊的掌握、山林資源的開發, 再加上原住民部落的鎮壓與治理,探險蒐奇、休閒強身風氣的興起, 促成近代台灣登山運動的發展。 直到今日,登山活動已經成為擁有相當穩定人口的戶外運動, 一個多世紀以來,登山者憑著堅實的步履, 在蛻蜓曲折的山徑中,踏出豐富多彩的百年登山史。 本書將台灣登山歷史的發展,上拓至清治時期的台灣, 詳述日治、國民政府及當代的台灣登山運動的演變, 以及新興登山休閒活動的介紹, 讓台灣登山運動的演進,回溯至百餘年前的時空縱深, 並為台灣登山史與休閒史的書寫,紮下豐厚的基石。 ※作者:林玫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專攻各項運動外,崇尚自然之道,喜愛登山、騎自行車、旅行等活動。 研究興趣為登山史、體育運動史、台灣休閒史。 著作《從探險到休閒一一日治時期台灣登山活動的歷史圖像》及相關文章三十餘篇。 【台灣登山一百年】 作者/林玫君 出版/玉山社 http://www.tipi.com.tw/ 定價/380元 2008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