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08的文章

雷霆岩初登記 1978

圖片
原載於 中華登山 31期 – 67年10月25日 第一次試攀:1978-1-22 第二次:1978-8-20 雷霆岩初試 當老蔡和老郭採原來路線上「傘岩」下佔據了一塊安全位置 ,蔡楓彬、我及蔡宗熙( 爬岩訓練班學員,中華工專登山社 ) 則從第三個「綑纏點」抄左橫渡過一塊垂直的岩面;這塊岩壁連接下部直瀉上百公尺的溪底。 山風在腳下激盪、迴旋,岩面上有一塊兩足長的岩棧,但是距離有兩公尺之遙,看起來是唯一能橫渡的一處踏足點。在岩面下方發現到一條寬僅一公分半的極小岩棧,或許能夠借力墊腳吧!藉這一條小岩棧之助,蔡楓彬推緊了眼鏡,把重心放前,眾人還沒看清楚,一溜煙敏敏捷的移過去了,手上勒緊的繩索趕緊隨勢放鬆。 然後就是比較容易的路線,中間作了三個定點,手上時可抓住頑強的草根,借力上爬,直到遇到面臨一道巨大的缺口為止。但是全身已大汗淋漓,衣衫盡濕,第一次隨隊參加的蔡宗熙,一路噤默,體能狀況未能適應如此劇烈的攀登。 「大姆指」首豋 這道缺口把「雷霆岩」的主體與突出的一塊獨立岩柱分開,谷風由下方直灌上來,抬眼望著斜對面的夥伴,也正努力上攀。至少已有五根錨樁以釘入裂隙中,蔡楓彬說這根岩柱倒真像大拇指,而我們正位在大拇指下方約五公尺,打從爬雷霆岩 之日起,想爬上這根大姆指的念頭已很久了。 當然一定要爬上去這一段,先是取出鑚孔器猛敲了一陣子。因為這段指尖已縮成金字塔狀,一面向著我們,三面向外,離指尖大約五公尺的外下方,則又是一處中空的傘岩。最傷腦筋的是壁面光滑如鏡,岩質又堅硬似鐵,蔡楓彬敲了十幾下,便沒耐心再打下去,我說乾脆脫下鞋子打赤腳上去罷,光腳爬大岩壁可能是一段前所未有的歷史紀錄吧。 眼看他半邊身臨空在外,半邊身在內,兩腿夾著尖實的角柱,慢慢的一吋吋揉身上去,過了許久,看著他最後就坐在尖頂上不再動彈了。 從頭到尾,總共花了將近五個小時在準備、攀登,蔡楓彬終於成了「大拇指」的 首豋者。我也拍了一捲底片,作了歷史的見證。 「大姆指」是「雷霆岩」的一根奪眼岩住 , 從岩盤下方 , 幾近垂直衝上藍天 , 高達五十公尺 ( 不含連岩壁下的草坡 ),在最上端十公尺處才成外勾的形狀與岩壁分離。這次登頂的過程雖無「穹岩」、「針岩」的長期頑鬥 , 但是這樣俐落、爽快,孤注一擲登頂 , 倒也可以相比美。 「雷霆岩」的「大峭

詩仙李白的山水觀

「我本楚狂人 , 狂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 , 朝別黃鶴樓 , 五岳尋仙不辭遠 , 一生好入名山遊。」 --盧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狂狷不羈之才 , 號稱「詩仙」的唐代大詩人李白 , 以率真、無他的性情 , 這樣狂放的走入自然的淨化中。 這首七言古詩勾出李白一生的背景、思想來 , 甚至如他那一心追求的虛無神遊的人生觀也呼之欲出。李白一生順逆 , 尤其在他罷官求去的中年以後 , 那設輾轉流徙 , 悲歡離合 , 奔走大江南北的流 浪、漂泊生涯 , 實令人一鞠同情、憐惜之心。但「勸君更進一杯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的李白 , 「酒肆藏身三十年」消耗了他一生大半的精力 , 不然 , 這樣理想觀的天才 , 是不太能積久忍受這種處處講究格律的社會。再以唐代天寶年間 , 安祿山造反 , 戰事紛起 , 妻離子散, 家破人亡。看在熱情奔放的李白眼宴 , 自然興起悲憤、哀怨之詞,而更加迷茫於超自然的神境裡。 李白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 , 加以狂羈不拘,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 : 「囊昔遊維揚 , 不踰一年 , 散金三十餘萬。」出於他口 , 錢財倒是身外之物 , 不足惜的意思了。不過他能屢作「名山遊」 ' 「久臥名山雲」 , 沒有點錢帶在身邊花用也是不行的 , 因此看在現代人眼裡, 倒是有些兒嫉羨。換個意思說 , 沒有錢 , 怎麼能夠遊遍大片江山呢 ? 其實 , 好遊 , 偏喜自然乃天性 , 錢財實為罪惡之化身 , 即使聖人如他也無排拒之理。 追溯李白與自然結交 , 起於十六歲 , 時當唐元宗開元四年。他追隨東巖子隱居岷山之陽 , 一住便是四年 , 不問塵世。窩居四年當中 ,還養了數以千計的鳥禽自娛 o 後來赴金陵 , 東來溟海客居汝洲 , 在四年之內將東南勝地悉數遊遍。由此可見 , 李白該也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自然主義者。在二十六歲那年 , 與雲夢許相公之孫女完婿 , 就地住便了三年 , 然後在安陸住了十年. 三十五歲時北遊太原 , 識大將郭子儀於行伍中 , 同好友們遊徂徠山。 元宗天寶元年 , 南遊會稽 , 時年四十二歲 , 這個年紀正是李白最為榮貴的得意時光。元宗惜才詔見金學殿 , 御手調羹飲之 , 命供奉翰林 , 專掌密命 , 這是多大的重信實可託付的任務 , 由此可見其受器重的程度。 但是 , 這種宮廷生活只過了二年 , 便因嗜酒 , 為讒言所忌

介紹「阿爾卑登山方式」The Alpine Style

圖片
從傳統走向現代 --介紹「阿爾卑登山方式」The Alpine Style 中華登山 33期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四日 從阿爾卑斯山到喜馬拉雅 「阿爾卑登山方式」這個名詞對國人恐怕還很陌生 , 但是提到「登山者爬阿爾卑斯山的一種登山方式」時, 大抵也能望文生義了。 阿爾卑斯山座落在歐洲 , 是法、義、瑞等國的天然邊境。山上冰河蜿蜒如巨蟒糾纏、如鰭背的山脊聳立環伺如危牆, 而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山峰隔著只能容足的狹窄鞍部一一獨立 , 非常壯觀、雄偉。因此 , 上山的人群進入 U 形的幽深山谷 , 望著陽光下閃閃發亮的山體, 直衝藍天的暗銅色山頭 , 很少人不受感動 o Alpine Style是英國人對爬 阿爾卑斯山Alps產生了一套基本登山方式的通稱 , 在十九世紀中葉 , 它是針對阿爾卑斯山而言 , 二十世紀初葉以後 ,登山家逐漸向海外轉移 , 這種登山方式也就被帶入世界登山的舞台 , 迄今極受重視。在開拓喜馬拉雅山的30年代 , 這種登山方式為探險家建立了橋頭堡 , 在60年代 , 這種方式為他們完成了十四座八于公尺以上山峰的創舉 , 在70年代則有利用阿爾卑登山方式獨立完成巨峰的理想。展望將來 , 登山家們已誓志將以這項精神進軍世界最高峰--聖母峰 ( 八八四八公尺 ), 阿爾卑斯登山方式在今天確如天之驕子。 「阿爾卑登山方式」竟有如許大的魔力嗎 ? 它對登山者的實質意羲叉是什麼 ? 我們對它了解有多少 ? 種種問題對國人都是新鮮的 , 最重要的是 ,我們需要這種登山方式嗎 ? 登山方式 在十九世紀初葉 , 登山還是少數人士即興的娛樂時 , 阿爾卑斯山上已開始使用繩索互相牽綁、手持鐵頭拐杖、鞋底打上鐵釘止滑等等爬山工具來協助登山 , 確保人員的安全。基本上登山運動是在相互照顧的互助精神下展開來 , 只是當時並沒有如今那樣嚴格的規範。但是 , 登山繩、冰斧、冰爪則已附在登山者身上 , 成了登山者的標幟。 一個世紀以來 , 現代精密的編織技術及冶金技術大大的改革爬山工具, 這項改革不但使很多被認為不可能去爬的路線一一雌伏在腳下 , 而且把這種登山方式發展到完美無懈可擊的地步 , 不但在阿爾卑斯山有用 , 非洲、南美、亞洲亦證明確是十分可靠的一種行為規範 o 從過去的成就 , 登山者旺盛的企圖心當然是一項重要的精神要素 , 不過

大屯火山群的河系

圖片
中華登山 33期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四日 放射狀的河系 大屯火山群係由圓錐形火山體構成 , 因此其溪流、河谷之走向多成放射狀分歧 。分別注入南方之基隆河、 ,淡水河、台灣海峽及東海。 大抵上 , 大屯火山群之中 , 七星火山、大屯火山一帶呈規模較大之放射狀河系 , 其中主要為萬里之「瑪鍊溪」、金山之「磺溪」、土林之「雙溪」、「溪磺」。 火山群北面與西北面也有許多放射狀排列之小溪群。大屯山南面 , 面天山北面與蔡公坑山東南面之小溪等均呈峽谷地形 , 景緻幽邃清秀 , 富於山水趣味 , 甚獲登山旅遊者之推崇。 此區域 , 火山群中之溪谷流路各有數個「遷急點」, 瀑布急流甚多。瀑布之中有名者有七星東南方冷水坑之「涓絲瀑」, 北投山腳下之「不動瀑」, 內雙溪之「內雙溪瀑布」等。其他小觀音火山與竹子湖火山之間圍亦有數個相當規模瀑布 , 如鹿角溪之「楓林瀑」 o 這些瀑布每多吸引大批遊客前往遊覽、觀賞 , 成為大屯山群主要的遊覽目標。 觀音火山周圍之放射狀河系亦甚標準 , 直坑、崩山坑、內岩坑、田子埔坑、頂寮坑、石壁腳坑、烏山頂抗、米溝坑、瑪蘭坑、楓櫃斗湖坑、荖阡坑上游部、五股坑上游部等 , 此均為此河系之重要者 , 多流入淡水河及台灣海峽。 本區域之河流多呈放射狀谷系 ,陽明山管理局之流域有二: 1. 北磺溪、關渡溪、雙溪川。 此三流域大致以七星山為頂點呈放射樹枝狀谷系 , 而流經北投附近之雙溪川一支流 ( 北投溪 ) 則且兩個樹枝環狀水系。 雙溪川河流長約十九公里 , 流域面積約七七平方公里 , 為陽明山管理局面積 ( 一一九平方公里 ) 的百分之六十五。為主要流域 , 略以小觀音山、七星山 、五指山一線與北磺溪流域分水。 北磺溪流域之面積較小約佔陽明山局面積的百分之十一 , 達十三平方公里。地勢較低 , 坡度較大 , 故分水嶺有向雙溪川流域南移之趨勢。 2. 淡水、基隆兩河。位於西南部, 地勢低 , 氾濫平原發達 , 呈交織網狀河系。和尚州位於淡水河南岸 ,雖屬蘆州鄉境內 , 但每屆秋夜蘆花映月 , 文人雅士每作「蘆洲泛月」 ' 為淡北八景之一 , 亦為不可多得之優美景緻 o 其次 , 概以七星山為主軸 , 順時鐘方向介紹大屯山區諸河系之大要 (以行政區為範團 ).. 一, 公司甲溪 ( 林子溪 ) 、興仁溪、大屯溪 ..分佈於淡水鎮境內。林子溪大抵發源於大屯山北

南部橫貫公路 1972

圖片
中華登山 第7期(61-10-1出版) 南橫現狀 直到今年七月上旬 , 以「關山越嶺」原有舊道為基礎 , 此一橫貫南臺, 鑿通中央山脈南段的南部橫貫公路 , 已由臺灣省交通處公路局配合榮工處分段完成。 南橫在關山埡口分成東西兩段 , 自臺南縣玉井起至埡口隧道有112.3公里 , 東段自臺東縣海端至隧道亦有70.3公里 , 分別由西段甲仙總工程處及東段之關山工程處負責 , 總共192.6公里。東西兩段交接處之埡口隧道--即關山北峰 (海拔3,220公尺)及關山嶺山之間有六百公尺長 , 海拔達2,720公尺。此隧道自離此2.7公里 , 設有東部埡口工務段來負責此艱鉅工程之開挖。 西段開工早東段一年 , 但工程人員說西段仍比東段晚完成。因西段除炸通岩壁外 , 一般都以土方或夾雜碎石之腐鬆山坡居多 , 路基不易底定 , 每遇大雨即得重新修復。反觀東段雖然落差鉅 , 瀑布 , 溪流紛陳 , 但硬石表層或不易粉脆之變質輝綠岩分佈之故 ,一旦路基底定 , 其有所毀損自屬有限 , 修護工作節省很多。 前此曾有今年六月通車之傳言 , 事實上在七月十日以前一般車輛皆已可由兩方抵達隧道附近 , 只有工程人員尚臆測公路局班車之通行還得稍延若干時日。 可是七月十一日以後, 一連五天豪雨粉碎當地人士共有願望。多此災變 , 全線之路基已柔腸寸斷 , 橋樑、塌方或路基之流失難以估計。工人不得不全力從事於改建 , 修護 , 原有最為艱鉅 , 危險之隧道工程亦完全停頓。沿路所見幾乎全是刻正開拓的景象 , 據悉明年方可通車。 就愛好徒步旅行者 , 事實上此次災害並非有絕對不能走的影響 , 困難在時時得提防落石及炸石。食住在南橫也許只能說簡便 , 工寮及工務段之工程人員均儘量給旅遊者方便 , 不收受任何報酬 , 人數五人之內最好。睡具須自備 , 若不願多背糧食 , 凡禮觀、向陽、霧鹿等工務段皆有簡單糧食供應 , 食水沿途都有, 事實上所需裝備與徒步中部橫貫公路相同。 走南橫的交通及路線 西段方面 , 目前可達八十七公里處 , 由臺南玉井或高雄六龜、旗山甚至有直達車由高雄直達寶來的客運 , 但公路局只開到六十公里處的桃源站。寶來進去 到樟山間 , 除了計程車外 , 提早一日可能搭便得到工程車或卡車 , 計程車每人索費廿五元。東段部份可搭關山開公路局達新武 , 每日有四班車

世界名山-K2-王者之山

圖片
All 8000m Peaks 黃一元兄的「雪豹計劃」,這幾年不僅揮汗縱橫中亞天山、帕米爾,成績輝煌,令人為之雀躍 ; 今年七月轉而南下至南亞喀喇崑崙山脈 , 更令我眼睛一亮。為時一個月的巴托羅冰河行 , 顯現一元兄旺盛的企圖心與組織能力 , 誠為有志海外遠征者效法學習的榜樣。 雪豹計劃目標或許並非針對K2 , 但這幾年在天山的成績有目共睹, 且無庸置疑一項事實, 登山伙伴情誼與默契經過多年累積共處培養, 已行成一股堅強的前進力量 , 如此可貴的登山價值 , 需要長期獻身與維護 , 絕對是進軍巨峰最重要的一環。其中沒有捷徑 , 也沒有現成人才 , 只有堅定決心默默耕耘。 衷心祝福「雪豹計劃」能一一完成 ! 本文刊載於--中華登山 134期,94年 10月號 國人前進喀喇崑崙 國人前進南亞喀喇崑崙山脈親近K2,在此之前有兩次記錄, 均取道中國新疆拜訪K2。1999年六月,攝影家江國華與金飾設計師江永達從新疆進入,這是台灣最早探訪 K2 的兩人 , 不僅親見心仰已久的 K2, 還深入 Skayang Lungpa冰河旅行 , 拍下迦舒布朗峰群 (Gasherbrum Group) 神秘的北面。江永達早幾年締造卓奧友峰 (820lm ) 登頂記錄 ,江國華的鏡頭指向高原與人文景象 , 此次探訪 , 拉近了國人與喀喇崑崙山脈的時空距離 , 尤其從北側探視迦舒布朗峰群 , 更屬難 能可貴。 第一支 K2 遠征隊 第二次是千禧年 2000年 6 月 , 臺灣喜瑪拉雅俱樂部 (THC) 與中國登山協會(CMA) 組成海峽兩岸喬戈里峰聯合登山隊 , 企圖聯手攀登K2, 這是繼 1993 年兩岸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後的再度聯攀 ; 隊長是來自在美國創業有成的周德九先生 (45)、隊員王金榮 (40) 、謝 祖盛 (27) 、謝江松 (53) 及香港楊家聲五人 ; 中方隊長為西藏人桑珠 (46), 為 1975 年珠穆朗瑪峰登頂者 , 攀登隊長次仁多 吉 (39) 、隊員為加布 (40) 、邊巴扎西 (34) 、拉巴 (35)、札西次仁 (34) 、齊米 (34) 、洛則 (38) 、阿克布 (37) 共九 人 , 年代電視台派出三人攝影隊 , 加上基地營人員組成一支為數 20 人的龐大隊伍。 中方隊員均以「完登 14 座 8000 米巨峰」 為

戶外雜誌專訪

訪青年登山名家 張文溪 文/ 尹竹君 攝影/ 張文溪 戶外生活雜誌 民國七十年十一月號 早在本刊創立之初 , 我們便聽說 「雪岩俱樂部」有一群人喜歡爬岩 , 高談喜馬拉雅山 , 處處洋溢著登高涉險 , 鍾情海外登山的熱情。 在當時 , 只有少數人從事這種爬岩的登山技術 , 而到海外去登喜馬拉雅山更是讓人有作夢的 感覺 ! 可是 , 他們卻滿懷理想地一心一意進軍喜馬拉雅山 ; 經過多年苦心與執著 , 這番抱負終於在去年開花結果 , 為我國推出了第一支喜馬拉雅山隊伍 , 開創我國海外登山的風氣 ! 我們對他們多年來默默努力 , 確有無限欽敬之意 ; 本刊特別訪問今年春天 , 帶隊攀登喜馬拉雅祖魯西峰的領隊張文溪先生 , 以進一步瞭解這群熱情的青年登山家對我國登山活動的影響。 注重知識、技術的現代登山家 --- 張文溪先生 張文溪先生今年34歲,就其過去登山經歷,可以代表國內在台灣成長的青年登山家, 也是注重知識、技術的現代登山家之一。在高中登山時代,參加丁同山先生的「翠池探險隊」, 奠定了登山的志趣。隨後與目前在美, 也是登上北美最高峰麥肯尼峰的簡正德, 以及黃一元三人, 於民國58年開辦爬岩訓練班,第一次將現代登山技術介紹到國人面前。 當初這項以推展爬岩運動的登山技術班, 其範圍現以擴展到冰雪地和以海外山岳為領域。十幾年來, 其開班次數已累積到二十多次之多, 全省大專社團幹部及民間社團幹部不乏在這次訓練班受過訓。我們看目前技術登山及海外登山方興未艾, 此皆由於張文溪先生及其友伴之熱誠獻身領導所致。 本期我們特別訪問張文溪先生, 談談海外登山進行的狀況以及國內現在和將來登山發展的各項狀況。 喜馬拉雅山之行 勘察與登峰並重 問 : 首先要恭喜你們完成了攀登祖魯西峰成功。這一次遠征登山你們四人不但開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域 , 同時還創造了迄今國人攀登最高峰的記錄 , 請你就這兩點談談感想 o 張 : 張銘隆登上祖魯西峰可以代表目前國人最高峰的成就。如果時間不是那麼緊迫的話 , 我確信林欽榮、謝伯宗都可以爬上去。我們只有5天的時間去作登山 , 在完全沒有高度適應的情況下 , 張銘隆爬得超過此山應有的辛苦 , 幸虧他的意志力勝過時間的限制, 隔日第二次攻擊時爬上頂峰。當我上去接他時正在他焦裂的面孔上, 我發現他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而前後才不過一個

喜馬拉雅青春之賭注

圖片
每一位追求下一個豐彩人生起點 如果找到『喜馬拉雅」作為這個「啟點」 那麼注定要以青春當作「賭注」 可貴的青春呀 ! 何等誘人的喜馬拉雅! 野外 1981年 12月刊 十一月十五日 , 我國又有一支四人組成的「喜馬拉雅特里蘇爾峰遠征隊」出發了。 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三支遠征喜馬拉雅登山的隊伍 , 自去年十二月首度黃一元兄所領的法拉伽莫峰 ( Pharachamo 6318公尺〉 , 以及今年春天筆者所領的祖魯西峰 ( Chulu West , 6583公尺 ), 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 , 一連串 , 在密集的攻勢下﹒造成了國人堅定邁向喜馬拉雅的開拓。這項浩大的聲勢 , 就算是現今已立足國際登山界的國家 , 在其初期開拓史上 , 也很難找到類似的例子 。 本次挑選座落在印度境內的喜馬拉雅 , 原本是一件退而求其次的計劃。經前兩次登山活動均在「尼泊爾喜馬拉雅」, 夾此成功的經驗 , 同時以這兩次在尼泊爾東部及中郡的大範園活動領域 , 大致上已積下更上一層樓的基礎。可惜鑑於尼泊爾政府對「探險隊」 (Expedition) 的限制 , 無端增加很大的申請阻力。尼泊爾喜馬拉雅既然不可得 , 對我友好的印度自然列為下一個申請的對象 , 不料竟一舉中的 , 甚至首次便申請到七千公尺的山峰。本來步調眼看就要停頓下來 , 不料一夢乍醒 , 很快又接下我國舉軍奔向喜馬拉雅的一貫決心。此確為逼近年關, 登山界一大快事。 塞翁失馬 , 焉知非福。客觀的以這次任務的本質而言 , 進入印度喜馬拉雅之大門 , 完成其初期的目標 , 此行就無所憾。至於首次問鼎七千公尺以上的巨峰(Giant), 可令人感到此隊態度的堅決 , 目標遠大 , 潛力無窮。特里蘇爾峰(Trisul ) 高7120公尺 , 位印度北方加沃爾山系 (Garwal Himal), 南達代維 (Nanda Devi) 山群中有數的七千公尺巨峰之一。特里蘇爾峰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七千公尺的山峰 , 自此風氣大開後 , 便成為一座典型小型探險隊中意攀登的山峰。 其兩面從基地營 ( 4750公尺 ) 以上 , 淨攀登高度二千三百七十公尺 , 與其他七千公尺山峰比較 , 攀登高度並未過長 , 除了在預定攀登路線 , 第三營(6400公尺) 以上有一段四十至五十度的雪壁外, 大致上這是一段技術要求不算太高

針岩的發現與初登

圖片
本文由岩友徐貫中提供,在此致謝 原載"野外雜誌"第104期/p.98-p.99/民66年10月 當蔡光隆竭盡全力,跨上這根岩柱的尖端,然後慢慢地站起來時,空氣似乎在這一瞬間凝結了。 幾雙驚異、而又按耐不住狂喜的眼光,聚精會神的注視著他的每一個動作。他首先以鞋底試探最牢靠的岩柱表面,然後向內狹緊,斜撐著兩邊呈三十度的傾斜岩面,半坐半蹲著,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寸寸地,以幾乎難以察覺的速度,極為緩慢的逐漸離開岩柱尖端。最後,他終於挺直了腰幹,勇敢地站在「針岩」的頂尖上。 這是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三日下午十二時二十分,距開始攀登達二小時。距最初發現她的五月廿八日,為一個月又五天。 目視著他一個早上以來出現的第一個笑容,雖然十分僵硬、尷尬,但那無疑的該是世界上最可愛的笑容。眼光由他身上收回來,拋向遠處的青山,溪邊嬉水的人群,心頭不由地感到一陣激動。 發現針岩的整個過程,其實看起來是相當尷尬的! 這天下午,心窩裡始終覺得不暢氣,跨上鐵騎,沿著新店溪平坦的柏油路面疾馳,然後,由龜山急轉入往翡翠谷的崎嶇山徑 。 十分鐘後 , 在北勢溪河床的對岸,我注意到亭亭玉立的她--針岩 。 乍看之下,那是一根毫不起眼的岩柱,灰濁的表面 , 被蔥鬱的密林半掩著 , 形成一種絕佳的偽裝, 很多找石壁--爬岩的瘋子,都被矇混過去了。我對這意外的發現認為是種「天意」, 於是,趕緊掉轉頭來,折回到龜山 , 過吊橋 , 經過發電廠的上方,沿著往鸕鶿潭的山徑找下去。 路上,心裡不停地嘀咕著,這根岩柱能吸引住人嗎?能將愛山如命的唐致庸、張玉龍、蔡光隆,以及口口聲聲嚷著「無山可爬」的大夥兒吸引過來嗎? 由發電廠後面上了坡路,幾輛滿載的轎車,不顧底盤在巨石上碰撞,往鸕鶿潭絕塵而去!我騎著鐵馬下了陡坡,轉了好幾個彎,在一排飲冰店門前停下,想必就在下面了,撥開芒草,迎面一片果園,沒多少下坡,就看到針岩露出尖端,在果樹繁茂的枝葉頂端招搖! 針岩立身處地形奇陡,下面是藍得發綠的溪潭。岩柱從潭底昇起,根部筆直地插入褐色泥土中。針岩拔高五十公尺有餘,柱體成四角錐形,氣勢壯觀,活像一把出土的寶劍。當地人稱她為石筍尖,我們為她取名為「針岩」,假若潭水夠深,站在針岩的頂端往下跳水,就像是一座超高跳台。 近觀針岩,遠比從對岸來得秀麗、出眾,是

英國搜救犬的養成訓練

圖片
摘自 International Mountain Rescue Handbook 台灣本島高山聳峙,森林茂密,英國搜救狗的訓練方法頗值得借鏡 英國搜救犬之標準 在英國 , 參加搜救工作的狗,依能力分成三類,即 A 、 B 和 C 三級 , 最高的標準為 C。訓練的課程包括冬季和夏季兩種不同氣候。儘可能地使狗能在最大的活動區域內實習搜索。 在歐洲或美洲 , 這類受過訓練的狗只是特別的賦予單項任務--搜索雪崩的遇難者。在英國卻大大不同 , 搜救的狗主要在搜索被雪覆蓋的區域 ,和開闊 , 但濃霧籠罩的區域。按這種地形 , 遭難者會被少量的鮮雪覆蓋 ,或者隱藏在石楠這類植物之後。 取得 A 級證件的標準 ( 有效期兩年)狗必須服從而且熟悉制式的動令。不管牠是農人家狗 , 牧人家的狗或軍警犬 , 都必須克服基本的生存考驗。牠必須走進一塊八十乘以八十碼(七十三乘以七十三公尺 )自然起伏的區域。而能夠尋得埋在雪中二呎(六十一公分 )深的「遇難者」 , 從頭到尾由這隻受測驗的狗的行動上作為評定的標準。 A級這項標準中,再細分成1至10的級數 , A-1為最高級。這項細分的標準通常是為「第一年狗」的大幅度變化而設 。有些狗特別具有在冰雪地上及岩石地形上行動的能力 , 便在牠的級數後加上 M 的字母.比如「 A-3M」。這項記鏡使搜救組織能在這種地形上很快將牠派上用場 , 同時也可藉這項記號判斷飼主在這種地形有無照顧自己安危的能力。 M即為Mountain(山) 的第一字母。 取得 B 級的標準 一條狗必須經過至少二年的期間,在搜救工作上獲得長足進步始能頒發此狀。獲得這項證書的狗必須長期間有搜尋的興趣 ,且能夠在惡劣天氣中搜索。牠必須能夠依飼主的指示從事這項工作。而 B 級的狗與 A 級相同, 視其能力另加上 M 記號 ,以資辨別。如無這項能力或經驗便不加。 取得 C 級的標準 這是搜救犬最高的級數標準。牠必須有十分卓越的工作經驗 , 牠必須有一次成功的記錄 ,且能不懼惡劣地形情況下作業。 準備課程: 為了安全起兒 , 在進行正式課程之前 , 還不要「活埋」一個人,讓牠自個兒去挖掘,只要教牠依令在雪中挖掘,然後牠她去挖掘 , 直到挖出整個部份來。 優良的搜救犬 狗是一種很可靠的幫手 , 而且可省去搜救者很多寶貴時間 , 但是並不能期望她能創造奇蹟 o

天國之旅-15 再會吧! 喜瑪拉雅!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15 再會吧! 喜瑪拉雅! 他們先回到了座落在雪巴村,昆將 (Khumjung ) 上方一座世界最高旅館內宿了一宵 , 花費是每人一夜十四美元。這座旅館便是馳名於旅遊界的聖母峰觀景旅館 (Everest View Hotel ) 。 其餘人雖然沒去成 , 但是後來蔡寶來很慷慨的、鉅細無遺的描述給我們聽 , 令 大家也有身臨實地的感覺。 留在高喬湖的同伴一刻不能閒著 ,有一部分人由張銘隆與黃國治帶領下冰河內部探險 , 一部分人身披裝備去爬對面的山峰 , 而我則選擇漫步環湖一週。 這是一次極為寫意的喜馬拉雅之旅。 大家把生活中的焦慮完全拋開 , 毫無保留地投入喜馬拉雅的壯景當中 , 不必 去負擔任何可能加重的責任 , 自己對自己負責。 登山是一項危險的活動 , 然而只要對自己有信心 , 對同伴信賴 , 這是一項 絕對完美的活動 , 尤其喜馬拉雅 , 我時時刻刻忘不了她的存在 , 我默念 ..我還會再來。 回到加德漏都已是十一月六日了。 前去攀登梅樂峰 ( 六六五四公尺 ) 的四人隊在加德滿都會合了。從隊長謝伯宗 的口中 , 知道他們四人孤注一擲的登峰行動 , 在到達距離峰頂一百五十公尺處被迫折返。 任何到喜馬拉雅登山探險的人 , 都披上一付賭徒的色彩 , 堅定的毅力、良好的準備之外 , 卻少不了要一些運氣。好氣候是登頂的要素 尼泊爾與我國沒有邦交 , 外交上又受中國影響 , 國人尚無法取得比此次更高山峰的登山證 , 因此邊界上的世界最高峰 , 此行只能遠眺 , 母寧為一件憾事。 登山講究實力 , 目前國人的登峰實力還有待加強。我們懷著接受磨練的心情而來 , 希望有一天這番苦心能有爭取攀登世界最高峰的機會。 最後我要代表全體十六位成員向長久以來一直熱心在物質上、經費上協助 我們的工商團體。以下是這些默默幫助我們的公司與單位。 感謝下列各界協助機關及朋友 沒有你們的慷慨幫助,本隊不可能順利完成 惠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YG) 南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可口)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報社 台灣柯達股份有限公司 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利頗敏獲億多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PUMA

天國之旅-14「你真大膽 , 敢讓我參加」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14「你真大膽 , 敢讓我參加」 自首登瓊奧峰以後 , 所有後來的隊伍還是繞向其西北面 , 南面被判定為不可能攀登的一條路線 , 其艱險程度來自於不斷的雪崩及近乎垂直的坡度。 隊伍在十月二十六日這一天 , 全部登上高喬峰 ( 五四八三公尺 ), 費時三個小時。對大部份第一次到此地區的隊員 , 算是很值得一書的成就 o 白山頂可以作三百六十度的遠眺 , 至少四座八千公尺巨峰盡在眼下 , 還有馬卡鹿峰 ( 八四八一公尺 ) 、羅則 峰 ( 八五二公尺 ) 、聖母峰 ( 八八四八公尺 ), 以及瓊輿峰 ( 八二 O 一 公尺 ) 。 蔡寶來小姐可能是最驕傲的一個 ,行前曾對我說「你真大膽 , 敢讓我參加」。 其實 , 我對他 ( 她 ) 們的體能一直沒把握 , 從越過「南綺」一段近一千公尺的爬昇 ' 到了「昆將」村之後 ,我才整個放下心來。從此以後 , 全隊每一個人 , 自始至終狀況都非常良好 ,歸結原因 , 是經歷了相當穩定而有計劃的高度適應的結果。 從這一次完全的高度適應 ,可以作為將來組隊遠征的參考。過去 ,幾乎沒有一隊不飽受缺乏高度適應之苦。 前往高喬湖的健行路線與聖母蚱基地營同樣精彩 , 因此我鼓勵任何人均可進行這種神遊色彩的健行路線。 沒有一個人放棄這一項大好機會 ,說穿了 , 正是此行最值得驕傲的一刻。 登上這一座可以比擬為每一個人生涯的高峰時 , 我想大家都獲得一次極為 滿足的經驗。 有許多饒富探險經驗的隊友還想再往深處進入。從進入高喬營地起 , 大家都 在談論這件事。再往前進入 , 從地圖上判斷還有一座大湖 , 張銘隆後來在高喬 峰的岩峰上看到這座大湖的一半面孔 ,因太陽已下山 , 深恐回不到營地 , 才放 棄進一步探究 , 雪巴們不曾進入 , 因此也不知高喬湖以上的情況。正當大家在討論完登高喬峰後的下一個目標 , 雪巴章巴出現在帳口。 從無線電上獲知 , 一支西班牙登山隊在山的背後遇上了突發雪崩 , 傳來有隊員喪生的消息。 恐怕我們是不能再往前進了 , 因為這種意外會突然把鬆散的規定轉變成嚴格的守則。 我們的隊伍申請時僅能到達這裡 ,再往前便視為違法 , 如果被檢

天國之旅-13 全員登頂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13 全員登頂 隊伍原本並無意思要去越過它 , 後來據張銘陸探測後表示 , 雖然不是很好 玩的一件工作 , 但是要越過它卻也不是一件難事。 只有考慮對面有合適的山峰可以眺望 , 我們才決定越過冰河。然而喜馬拉 雅充滿了太多的神奇 , 同時也呈現了大自然絕對不妥協的性格。最後我們決定 爬高喬湖畔的山峰。 在海拔近五千公尺的高喬湖畔生活, 雪巴人的行動一切均正常 , 每日唱歌 跳舞 , 一停下來便彼此捉戲 , 毫無倦怠感 , 大家看在眼裡只有心服口服。 隊員們就不同了 , 誰都不想動, 蔡添財頭痛欲裂 , 我的胃病到了空腹時也會一陣一陣抽播。不過誰也不想在此打退堂鼓。 我們決定去爬座落在高喬湖左岸的一座山峰 , 高五四八 0 公尺 , 向陽這一 面只有岩石與褐黃的草坡 , 除了高度外, 不會有太大困難。 黃國治準備將那台價值百萬元的攝影機扛上山 , 蔡寶來心想能爬到那兒算 那兒 , 李立群與歐陽台生在大家還在整理裝備時 , 早已就緒上道了 , 不一會兒已在山腹上消失。 隊中的女強人鍾幼君跟著張文蓁連袂一路哼著走上山。最後張銘隆與我也跟著趕上 , 總共十二名的這一個隊伍分成好幾批出發。 巨大的喜馬拉雅讓我們吃了一頓不小的苦頭 , 看似很近的山頭, 沒有一個人能按照預定的時間登頂 ,因為極端稀薄的空氣 , 使你很快的耗盡了體力。 每一個人都爬上了這座山峰。山頂由疊床架屋的岩層構成 , 每一個隊友均目睹了世界最高的冰雪高原及近在咫尺的世界最高峰聖母峰 , 由東到西,由西向東喜馬拉雅峰峰相連到天邊,在迷矇的雙眼前。 黃國治忍著呼吸不停的拍攝周遭的世界 , 臉部因缺氧而呈現僵紫的顏色 , 要不是全數帶上的片子均已拍完 , 他是不肯罷休的。 蔡寶來一個人靜靜地依著岩石。後來我注意到這些山頂上的岩塊好像不是 原來這座山的實體 , 比較像是遠古冰河流經而遺留下來的產物。 如果我留在營地看守 , 而放棄這次登峰的機會 , 相信大家必定諒解。一個 正忍受胃痛折磨的人還能登高嗎 ? 早上的陽光暖和了臉頰 , 不多久僵硬的軀幹舒解開來 , 我把最後一滴奶茶 倒進口裡。心想,我留在這裡養病嗎 ?簡直是一項浪費。

天國之旅-12 恩格糾巴冰河的探險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12 恩格糾巴冰河的探險 10月25日 , 自來到尼泊爾的整整三個星期後 , 一行人終於抵達「高 喬」 (Gokyo), 此地海拔四七五 0 公尺。時近秋末 , 草木皆已枯乾 , 大地一 片褐黃 , 然而 , 高峰覆雪、冰河懸掛,藍天為幕 , 景觀盛大雄偉 , 眾人雖然疲 憊異常 , 卸掩不住臉上的興奮。 這天中午 , 張銘隆與歐陽台生、蔡添財三人 , 僅多花了四天半的時間便走完了通常需時整整八天才能走完的低地路程。當大隊人馬在途中第一個小湖畔午餐歇息時 , 張銘隆那滿臉鬚渣 , 被烈日曬得脫了皮的大臉 , 突地從岩石背後冒出來 , 任誰都不相信眼見的事實。隊伍在這一刻又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高喬」前有一片湛藍、泛綠的湖泊 , 背倚著一整狼犬牙交錯的岩峰 , 高 過湖面上千公尺 , 岩上覆蓋著萬年積雪, 當正午太陽直射在雪上 , 水滴就好像 沙漏般 , 自孔隙鑽流下來 , 無聲無息的在岩溝匯成一絲絲的細流 , 最後掉落在崖下湖泊當中。 時間在這裡好像是不存在的 , 當太陽從湖面漸漸隱去 , 陰影一層層進逼著山坡, 溫度便陡然直降 ,不到一刻鐘 , 吸滿了一整天熱溫的身軀, 一下子可以冷得直打顫 , 看一下溫度計 , 已在零下刻度。 有人建議在太陽下山前去看看傳聞中的「恩格斜巴冰河」,此冰河我們此行的第一個造訪對象 , 就在營地的後方 , 中間隔著一段上百公尺高的側堆冰磧石丘 , 這條冰磧丘將湖泊與冰河隔開 , 除非越過它 , 否則你還以為這只是一排小山丘而已 幾乎每個人都急欲一睹這條擁有「冰河之首」美譽的恩格糾巴冰河的真面目。 .當陽光的餘暉從身上消失 , 移到遠方對面的雪白高峰上時 , 我們終於各自 佔著一個山頭俯望著眼前難以置信的景象。 大家心裡多少略感失望。有人大嘆,眼前所見的冰河簡直是一條砂河嘛 ! 「恩格糾巴拔河」並不是一條「乾淨」的冰河 , 上面全是冰積漂石 , 寬達二公里。 好像是千百架巨大的堆土機在上面整過 , 翻起的砂石隨意堆向一旁 , 形成 一堆堆混亂的岩石丘 , 當中點綴著一窪窪的小潭 , 有的已凍結成冰 , 有的則呈碧綠。 這條冰河長度達二十五公里 , 寬達二公里

天國之旅-11 一個最強的人可能會變成最弱的人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11 一個最強的人可能會變成最弱的人 情形是這樣的 , 前一天晚上 , 我們大隊宿在昆將村 , 我們所僱請的雪巴嚮 導的家鄉。雪巴們為了我們的同伴挨家挨戶去拜訪而特別的高興 , 當晚便商請 平常不殺生的雪巴宰了一條羊 , 為了貪吃一份晚間宵夜 , 次晨起來又受了寒 , 不知怎麼胃就加倍不舒服起來。 在溪底的營地 , 足足沈睡了一天二夜 , 直到二日後的早上醒來始感覺不痛 了。這個時候隊伍已先行出發 , 章巴留下一名雪巴、兩頂帳鐘 , 還有一些糧食 、藥物。隨後兩星期的漫長行程 , 我仍執意繼續行程 , 隊友拗不過我 , 只好便看著我時好時壞 , 進行著這一趟「痛苦」的喜馬拉雅之旅。 由於高度缺氧以及酷冷這兩樣因素, 在喜馬拉雅即使輕微感冒 , 也像嬰兒般極難康復 , 而且保護不週還會有併發症。最好的治療方法是迅速下到低地, 才有恢復正常的可能。 根據過去記錄, 輕微的傷寒而引起了高山上的肺水腫疾病 , 因延遲治療而喪生在山上的數字大得驚人。 難怪隊友們個個急得團團轉 , 而我又身為領隊。事實上少了我 , 隊伍也可以正常的進行。有一次我決一意下山了 ,但是山神似乎無限的同情 , 第二天早上 我又一點事都沒有了。這當中除了藥物的支持外 , 我想隊友們同情及無私的愛護 , 是主要支撐我繼續走下去的因素。他們甚至體認到任何一名遠征隊員要有他人的協助 , 才有自己的存在這個鐵的事實。 此外 , 雪巴發揮了他們無限的耐性與愛心的天性。三餐之前必私下為我準備一杯既濃又香的牛奶 , 三餐也是專為我的胃病設計食譜 , 如此一連二個星期 , 無一日中斷。隊友們則監視著我逐漸康復後是否有越軌偷吃行為 o 在加德滿都的啟程聚餐會上 , 我曾感慨萬千引述前人所說:「在喜馬拉雅山旅行 , 一個最強的人可能會變成最弱的人 , 反之 , 一個最弱的人卻能轉變成一名強者。」 「能夠適應的人 , 吃得下任何食物, 你便可以享受完美的山旅 o 」 本來這些都是針對首次進入喜馬拉雅的同伴而發 , 沒料到 , 最後反映到的 竟是我自己身上。 *

天國之旅-10 高山病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10 高山病 在雪巴心目中 , 這些山是神靈的居所 , 也是「神聖之山」,「康地嘉」與「湯舍軍」這兩座山 , 一九六 0 年分別被首次登頂。 中午的溫度高到肌膚有點刺痛的感覺 , 原先為預防下雨 , 每支花了九十塊 盧比買的印度製黑傘 , 用來一路遮陽, 倒也是喜馬拉雄路上一件奇觀。 下午過後 , 我早上胃部的微微刺痛逐漸的加重 , 提不起興趣便拿起相機記錄 。看我遠遠落在後面 , 雪巴馬上注意到情況有點不對。每抬腳走前一步 , 便腹痛如絞 , 最後我甚至害怕走不到露營地。女雪巴喀米非常感人的執意牽著我的 手走 , 堂堂男子漢實在不好意思 , 最後還是示意章巴趕到營地 , 先煮好熱水 , 、用熱敷法可能有效。 拖著瞞珊的步伐 , 當我一腳跨過有著細黑色斑點的青灰色花崗岩石築柵欄, 遠遠便看到喀米急步的穿過營地迎向前來。 「先生 , 你好了嗎 ? 」 穿著傅統西藏婦女的服裝 , 看起來比一般藏女稍為瘦小的喀米 , 很自然的 又拉起我的手,另一手則貼放在手背上, 「先生 , 感覺好一點了嗎 ? 」梳著整 齊油亮的頭髮, 臉上刻上慣見惡劣環境的歲月皺紋 , 我們隊中唯一的女雪巴嚮導, 這時候兩眼露出無限的關注 , 這次緊拉握著我的手不放 , 好像想藉她的力量來分擔我所承受的痛苦。 進入喜馬拉雅山的第五天 , 我病倒了。 有關高山病的成因,請見 如何克服高海拔登山的障礙

天國之旅-9 拜訪雪巴的原鄉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9 拜訪雪巴的原鄉 南綺市「 Namche Bazar」海拔三千四百公尺 , 是雪巴人遠從十五世紀進入這塊領地的一個起點 , 是行政、信仰與生活的中心。南綺是「聖地」的意思 , 現在已擠滿了兼具尼泊爾與西藏式的各式建築 。旅店與販賣藏民手工藝的商店遍佈在這個向南開口的山谷。南綺市的每禮拜六市集 , 每每引來遍佈山區的雪巴老少, 這裡的商人已不限於雪巴人 , 其間也夾雜著尼泊爾人、印度人 , 甚至有中國人。南綺市事實上巳隱沒了身為雪巴人信仰中心的特色 , 反而更像一個繁華的山城。 遠征隊都知道 , 只要一離開這個城市 , 你又馬上沈浸在失去的歲月當中 , 雪巴民族忠誠、勇敢 , 而且秉持濃厚信仰的固有品德一一自然的流露出來 , 你 絕對不要懷疑自己所見 , 這原本就是他們固有的想法與生活的方式啊! 在遙遠的喜馬拉雅王國當中 , 藏民受到佛教影響極深 , 他 ( 她 ) 們虔誠遵 從先人的口述、自然的啟示 , 以及佛陀的真義 , 且忠實去加以履行。 雪巴是我們山行中最忠實的伙伴 ,他們會預先告知你在喜馬拉雅千百年來旅行的誡律只有慢慢走 , 才能享受山中的樂趣。很多外來者不聽 , 也包括我的少數伙伴在內。我自己則把多年來飽受「文明侵蝕」的胃病帶上來 , 結果就發生了一則既尷尬又感溫馨的故事。 十月二十一日 , 進入山區以來的第五天 , 天空蔚藍如洗 , 大隊走出喜馬拉雅松柏的上限 , 開始迎向乾燥 , 由岩石與雪構成的純粹、壯觀的喜馬拉雅高山 世界。有「最神聖之山」美譽的「昆比娜」逐漸轉到草原的背後 , 迎面是此區最美麗、壯觀的「阿馬達布朗峰」。 成群 的犛牛步過後 , 揚起了一團團乾燥的塵粉 , 隨風四處飄散。很多人不是趕到前 頭去 , 便是故意落後得老遠。 近午 , 我們一行踏上了一座與玉山同高的肩稜午餐 , 從此地可以俯視由兩條發源於西藏邊界河流的合流點 , 離河床上方三百公尺的崖上建立著一座稱為「泰波崎」喇嘛聖廟 。 此廟十分著名 , 根據藏民的口述傳說 ..在古代 ( 有記錄雪巴是十五世紀才 自西藏移進此區的一個民族 ), 有一位長著翅膀的喇嘛 , 飛臨山谷的上方 , 發 現了這一處背依雪峰、風

天國之旅-8 與眾神為鄰的雪巴人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8 與眾神為鄰的雪巴人 進入這個宗教生活濃厚的喜馬拉雅王國 , 最富刺激性的課題是 , 對事物的看法是近乎原真性的。 山川、湖泊、草木 , 都是此地雪巴人信仰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天空的顏容變化、雪融水流、花開葉落以及萬物之生生不息 , 在隸屬於西藏民族一支的雪巴人觀察之下 , 深刻的影響到他們日常言行、待人處世的態度上。每一座山、湖都是神祇的居處 , 喜馬拉雅 , 梵文就是「雪之鄉」的意思。 「聖母峰」、「豐沛之神」、「破壞之神」及「雪中五寶」這些都是山峰的名稱 , 同時每一座山也代表一尊神祇。 長久以來 , 這些山峰被雪巴們膜拜, 因此 , 過去是不許凡民去踐踏、辱犯 , 更不必說登上絕頂。二十世紀初以後 , 雖然喇嘛們已允許外人去作「勇者之征服」 , 然而在尼泊爾王國這一面 , 仍有許多純淨的「聖山」是絕對不許人們去作任何的親近 ,更不必說那種雪巴人眼下「近乎愚蠢、盲目的攀登」。我們的雪巴頭目章巴 , 便是目前少數仍有這種想法的一個 。 在他自己擁有 , 樓高二層的昆將村裡 , 二樓的起居室兼廚房的牆上掛著佛像、圖騰與相片 , 他純樸、老實的面孔上 , 不時露出虔敬的神色。 章巴說 , 在一九七四年與八一年這二年 , 他的二位兄長分別喪生在山中 , 原因是「觸犯了山靈」。他們是受雇於外來遠征隊 , 擔任高地的揹負與開 路的工作 , 在意外中喪命。他說 ..「登山太危險 , 了 , 我不敢這麼做。」 本來有五兄弟 , 現在只剩三兄弟。他只願意擔任召集挑伕、安排犛牛及登山隊 營宿的雜事 , 危險的登山活動 , 他交給年輕的雪巴去負責。 為遠征隊工作到底是一件收入頗豐的差事 , 一位通過尼泊爾政府訓練的合格嚮導 , 日薪為台幣八十元至一百元。假如他有機會被鄰人聘請擔任開墾工作 , 一日僅十五盧比 ,合台幣二十五元。也就是說 , 為遠征隊工作的一日所得 , 為其他工作的三倍至四倍 , 更何況當地臨時工作極少。 居住在聖母峰山區 , 也就是目前「莎迦曼姐國家公園」內的雪巴人為數僅三千人左右 , 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拜遠征隊的來到之賜 , 而生活受到豐富的照顧 , 因此每家目前生活狀況都不錯。年輕的雪巴 ,

天國之旅-7 聖母峰下的世界

圖片
-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7 聖母峰下的世界 喜馬拉雅山脈既長且廣 , 我們此次活動的區域是聞名於世的「索魯昆布山區」 (Solu Khumbu)。此區座落世界最高峰埃佛勒斯峰(Mt.Everest), 此地藏族慣稱為「珠穆朗瑪」(Chomolungma)「珠穆朗瑪」高八八四八公尺 , 是 世界上第一高峰 , 梵文意思為「大地聖母」 ' 所以我們又稱她為「聖母峰」。 我們僱用了十名雪巴挑伕及一群犛牛(Yad)來運送糧食及裝備 , 從魯庫拉 ( 二八00 公尺 ) 啟程到高喬 ( 四七五 0 公尺) 的基地營約需一週時間 , 中間縱谷、溪流穿插 , 直上直下 , 完全是喜馬拉雅大手筆的巨作。 「聖母峰」尼泊爾人也有一個名字來稱呼牠 , 叫做「莎迦曼紗Sagarmatha 意 為「上天之容顏」。 「聖母峰」尼泊爾人也有一個名字來稱呼叫祂 , 叫做「 Sagarmataha), 意 為「上天之容顏」。這又是與各自崇拜的信仰有極深淵源的一個呼號。這些名稱不但表示他們對神祇存在於生活當中予以最崇高的評價 , 同時也完全相信他 們的努力工作 , 以及他們族群的相親相愛 , 必會受到「聖母」的正面肯定。 有趣的是「埃佛勒斯」這個名字並不完全被此地人接納。埃佛勒斯是十九世紀英國在印度一位三角測量的署長 ,他在任內發現了世界最高峰的位置 , 並加以測定出其高度 , 西人為了紀念他的成就 , 遂以他的姓氏命名。 有關發現這座世界最高峰之前 , 曾經有好幾座高峰被分別拿出來討論 , 引起舉世地理學者的注意。最著名的像中國青海省的「積石山」 , 不知是否測量儀器有誤 , 竟然報出九千多公尺的高度 , 戰後重新測量 , 正確的高度僅六二八二公尺。雲南的「貢嘎山」 (Minya Gongka 七五五六公尺 ) 也被一支美國探險隊誤為世界最高峰 , 而在一九三 0 年代吸引起了一支探險隊艱苦的探查工作。在喜馬拉雅的南麓有關地球上最高峰的爭論更多, 由於一九五 0 年前 , 尼泊爾實行鎖國的中立政策 , 外人根本不得其門而入 ,可資根據的只能遠遠從印度平原上去觀察 , 由於受到氣候與光線等影響 , 測量的數字不十分正確。地球上第一高峰毫無疑問是「聖母峰」

天國之旅-6 有人用兩條腿追飛機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6 有人用兩條腿追飛機 十月十七日 , 來到加德滿都的第四天後 , 我們才等到每一班限重一千二百 公斤 , 飛往山中「魯庫拉」的雙螺旋漿十六人座的小飛機。 從加德滿都臨出發前一晚 , 負責安排交通行程的穆地(Modi尼泊爾友人)通知機位不足,至少要拉下三人坐下一班機。在喜瑪拉雅山區飛行,基於高空氣候及機位稀少兩大因素,意味那三人的行程變得不可測。要促成全隊能在山區同行,只有一個難以接受的辦法—步行。 不錯,那三人得從低地健行,然後在喜瑪拉雅山區某一個高處接上隊伍。 有三人志願從事這一項必須增加跋涉一星期的旅行。張銘隆,1983印度匹古巴特峰登頂者;蔡添財,我國華廣告公司同事蔡添財及歐陽台生,玉山國家公園調查員。 這一組人最後與「恩格料巴冰河探險隊」在最後的一個營地「高喬」 (Gokyo標高4750公尺 ) 會合。 所以 , 事實上由我所率領的這一支隊伍是分成三支小隊 , 在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六日間 , 分別在喜馬拉雅最深處從事探險的活動。 第二天 , 十月十八日 , 與「梅樂峰」的四人隊伍告別 , 正式邁開步伐 , 開 始往嚮往中的聖母峰山區出發。 每一位同伴顯得很貪婪的呼吸著混合著松香 , 自北方的山巔襲下的氣流。 胸際因高度之昇高而有些氣促 , 但是心情都十分篤定。進入喜馬拉雅有一條自然誡律--慢慢走 , 過不了幾天 , 你可能已忘了這是在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上。而這處高原 , 正是喬治﹒漢米頓小說 ..「失去的地平線」中的香格里拉 o 香格里拉仍活在每個人的夢中 , 但 是「雪之鄉 喜馬拉雅每日都有變化。現代文明已在這片淨土上來岡回了三十七年。自從一九四九年 , 古老的王國尼泊爾正式對外開放外人進入 , 首都加德滿都去年湧進歷來最多二十五萬觀光客, 其中有一小部分幸運者能一睹聖母峰真面目。 引領我們的雪巴頭目告訴我 , 在這個行程結束後 , 他又被指定去引導另一個來自歐洲的隊伍進入山區旅行。從九月至十一月是一個進賬的時機 , 而三月 至五月又是另一個 , 一年當中只要把握這兩個季節的賺錢機會 , 其餘時間便不 用多愁了。 外來的健行者、登山者以及觀光客, 使喜馬拉雅山下這個古王國逐漸改變

天國之旅-5喜瑪拉雅 我們又來了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5喜瑪拉雅 我們又來了 十月十二日下午五時四十分 , 尼泊爾皇家航空公司的波音七二七班機準時降落在加德滿都郊外的機場。天色入黑 , 仍然按奈不住內心的興奮從小窗外試圖找出北方喜馬拉雅山的所在。 分成二十八件的託運行李 , 總重五百公斤。每個人身上也揹負著平均二十 公斤的裝備。十六位同伴 , 十四名男生加二名女生 , 人人心想今晚在加德滿都 機場必有一番好折騰的 , 更別說今後在喜馬拉雅三個星期的長駐與跋涉了。 他們各自想來喜馬拉雅的目的何在? 我始終都不是很清楚。有些人因此放棄了穩定的工作 , 有的隊員心想這是此生當中一次親近喜馬拉雅的機會 ,更有的隊員抓住尼泊爾王國對我國開放登山的時機 , 而一心想再創登高的記錄, 黃國治更是苦心經營在他「聖母峰下的世界」這支記錄影片上。他們均十分果敢的割斷了一些現實上的難捨 ' 充分其備了「冒險家」只看未來的大瞻性格。 十六名隊員當中 , 有六名是多年前爬過山 , 近幾年根本沒有機會遠行的所謂朝九晚五型上班族。 更難叫人相信的 , 隊中還有經常得通宵達旦工作的電視工作者 , 他們怎能應付這一類劇烈的活動呢 ?然而 , 我還是同意他們一個個報名同行。 當紅電視演員李立群 , 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例子 , 在行程中才知道他曾經在大 禹嶺度過多年山中生活 , 所以他一開始便走得很好 , 並經常是帶給同伴樂趣的 泉源。 蔡寶來與鍾幼君是隊伍中僅有的二名女性 , 很多人都打賭她們走不完全程, 然而 , 最後這場賭注是給她倆打贏了。 她們不但穩當的走完三星期的高原行程, 同時還在稀薄的空氣中爬上了一座五 四八三公尺的「高喬峰」。 這是三年來我國第一次組成的喜馬拉雅遠征探險隊伍 , 在尼泊爾宣稱為「尼泊爾喜馬拉雅恩格糾巴泳河探險隊」o 七名隊友多少有一次作過海外登山的記錄 , 經驗堪稱豐富 , 所以有能力照顧經驗不足的隊友。 為了增強配備能力 , 在加德滿都又補上值新台幣約五萬元的特殊裝備 ,諸如﹒﹒五公尺、十公尺長的鋁梯、冰壁管形、螺旋形錨樁、冰鎚及固定繩等。這些裝備在這次探險後都留在加德滿都攀登隊長謝伯宗的親友家 , 打算下次來仍用得到 o

天國之旅-4 浩浩蕩蕩 一行16人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4 浩浩蕩蕩 一行16人 這是一支由十六人 ,十四位男性、二位女性所組成的 ,我們計劃了一年 , 同時積極訓練了半年。 華視導播黃國治引進了一支四人的攝影小組 , 旨在記錄喜馬拉雅的魅力及探險的過程 , 其中李誠彥專司靜態攝影 , 他遠從美國西岸回國加入。他們專心、執著之工作精神令人刮目相看。 電視演員李立群與義美食品公司企劃經理蔡寶來也加入探險隊 , 大概是這支探險隊最令人側目之處。其實 , 他倆與所有隊員一樣 , 在行前半年間 , 均參與了本隊的講習及戶外訓練 , 因此在山上高度適應情況出奇的順利 , 不但走完全程約一百公里 ,絕對落差三千六百公尺 , 並且還一舉登上他們此生最高峰五四八三公尺的高喬峰。 此行最後目的地放在一個區域,一條長達二十公里的冰河--恩格糾巴冰河,世界最高的十四座巨峰之一瓊奧峰 (Cho Oyu八一五三公尺 )發源冰河。 從此地可以看到四座8000公尺號稱的巨峰(Giant) 最後會到達一個無人之境-高喬 這也是為什麼捨棄熱門的聖母峰路線 目標確定後 , 北美最高峰麥肯尼峰登頂者吳錦雄興趣盎然的加入了。攀登隊長謝伯宗(法拉伽莫峰六三八三公尺 登頂者) , 在八月下旬排除萬難決定同往。 從沒登高山經驗 , 一開始就進軍喜馬拉雅絕不再是夢想、神話。此中沒有祕訣 , 掌握、學習正確的山岳情報 , 針對目標之必要訓練 , 以及旺盛的企圖心。 探險隊員主要由我、張銘隆、謝伯宗、吳錦雄、張文蓁、歐陽台生及吳炯俊等組成。 這一半隊員已有遠征喜馬拉雅山的經驗 ,我們在十月十七日從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搭皇家尼航十六人座小飛機直飛「魯克拉」 ' 這是一個在一九七六年始成立的「莎迦曼紗國家公國」(Nepal Sargamatha National Park)門戶的藏族村落 , 標高二千八百公尺。 在魯克拉分成二隊入山 ,有四位前往攀登一座標高六六五四公尺的「梅樂峰」 ( 6654m) 。 另一隊十二人前往西藏邊境 , 名稱為「尼泊爾喜馬拉雅恩格斜巴冰河探險隊」 進窺發源於「瓊奧峰」 ( 八二 O 一公尺 , 世界十四座八千公尺巨峰之一 ) 的「恩格糾巴冰河」從事探驗與發現的旅行。 兩

天國之旅-3 夢想成真 重回喜瑪拉雅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3 夢想成真 重回喜瑪拉雅 埋首在大學聯考的書堆的時代時 , 喜馬拉雅的魅力就已在我渺茫的前途中露出一角。 青少年時的遨遊喜瑪拉雅夢想 , 卻不知有一天果然美夢成真。 史文赫定「亞洲腹地旅行記」肯定的指引我們幾位同好朝向喜馬拉雅探索。這本書敘述著史文赫定的一生以及他縱橫中亞一帶的探險旅行故事 , 內容充滿著工業革命後 ,西方冒險家積極對外了解的一項拓展歷程。對他們的勇氣及犧牲 , 你感到欽佩, 但是對那些邊疆、廣漠 , 我們祖先所曾經營過的廣大地域 , 我們在知識上又是如此無知與缺乏 , 有時還真令人感到沮喪。 1981年的春天 , 夢想果然成真,我與三名築夢者走在大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一個低地山村 , 背後多達三十名挑伕的遠征隊伍 , 沿著恆河支流馬斯揚地河谷而上, 歷經十天的縱谷旅程 , 來到喜馬拉雅乾燥、寒漠的北方 , 與藏民們一起生活, 並率隊登上西藏高原邊界上一座六千公尺的祖魯西峰(Mt.Chulu West,6583m登頂者張銘隆與雪巴章布)。 費時竟月這一段環繞安那普娜山系(Around Annapurna Himal), 環遊世界屋脊 ,喜馬拉雅最高山群之間的探險 , 留給我家人及朋友們多年來美好的回憶。 完成了尼泊爾喜馬拉雅北麓的旅行, 早年的願望實現了 , 也是向長達十餘年喜馬拉雅之夢行告別禮的時候。 不意今年(1986)十月十二日 , 我又領著一群與當年一樣 , 甚至可能更為狂熱的一群人, 通過層層檢查 , 步上往尼泊爾喜馬拉雅最深處的旅程。 登山許可 , 得之不易出發前一月 , 從尼泊爾確認到一個等待了四年的大消息 , 我們可以申請到尼國登山協會轄下的山峰。四年後的今天 , 台灣的愛山者又可以在喜馬拉雅山登山。謝伯宗馬上表示要組織一隊 , 吳錦雄、邵定國及吳炯俊志願要加入新開放的山峰登頂活動。 華視導播黃國治有意要錄下一支以「聖母峰下的世界」為題的記錄影片,這是一支記錄世界最高峰 , 以及生活在山下雪巴族為主題的電視影片。 七十四(1985)年底 , 這個構想對著我而來。不管怎樣 , 我很樂意促成這項廣播電視界的創舉 , 我有把握組成這支隊伍成行。

天國之旅-2 聖母峰向我們招手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yala 2 聖母峰向我們招手 1985年冬天,距首次喜瑪拉雅行的四年之後,打算作第二次海外山行,計畫到南美巴塔哥尼亞冰原巡禮。 正巧此時,當年天霆峰受阻的隊員之一李淳容女士與夫婿黃國治提起拍攝聖母峰下的世界的構想,這項題材吸引我之處並非堪稱我國的創舉,對喜愛登山的人,請問有誰能拒絕地球最高峰的邀請呢! 心知肚明 ,橫隔在我們心中的最大的障礙,也是唯一的因素,尼泊爾自1982年以來仍拒絕台灣的山友進行登山申請, 這個從1982年的針對台灣不友善的先例,別說走看聖母峰,連山區入口全謝謝光臨。 不過,時隔多年,或許世事多變, 尼泊爾王國的官員現在有什麼想法呢? 真相逐漸大白 幾年來,尼國觀光局想必發現自己有多麼的愚蠢,台灣觀光客的實力不可忽視,再則,台灣旺盛的登山風氣都已經吹到非洲去了。尼泊爾友人不但會把這些訊息傳到當局,而且同時不時提供我們最近的動況。 尼國觀光局決定重新受理台灣登山申請 種種有利的因素,讓我們把構想迅速的推向抬面。 年初遞出申請書的同時,即進行組隊的相關事宜, 我們決定即使得不到登山許可 , 也要憑觀光簽證親自到尼泊爾去看看近況 ,另一個因素是台灣沒有養成的喜瑪拉雅現成人才,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自訓,必須同時多頭進行才能趕上進度,不容許拿到許可證再來召人的作法。 這種大膽假設的山岳活動,竟然已成我國海外登山的特色,最後可能是作白工,卻是能成功組隊的不二法門。 即使情況樂觀,我們的申請直到次年,1986年九月才得到尼泊爾觀光局正面的答覆 , 你們可以拿到喜瑪拉雅登山許可證, 但範圍限定座落在聖母峰山區一些指定的山峰。 夠了,我們想要的並不多。

天國之旅-1 千擾百阻,不肯放棄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 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yala 1 千擾百阻,不肯放棄 1982年,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臺灣女子天霆峰登山隊一行八人, 歷經一整年準備,個個意氣風發,雙腳踩在尼泊爾王國的土地上,跨越了喜瑪拉雅雪線 ,這支臺灣第一支由女性組成的喜瑪拉雅登山隊,打算攀登位於尼泊爾中部的天霆峰(Tent Peak 5663m), 為我國的婦女再創新獻。 然而,就在出發後第五天,全隊八名隊員誰也不會想到, 一道醜陋的黑影早已隱藏在前頭,尼國觀光局硬是派人上山,就地下達中止登山許可,她們被迫在原地揮淚退回加德滿都。 自1950年開放喜馬拉雅登山,尼國登山協會從未以不明理由撤銷登山許可,理由更是無稽可笑,岳界表示咸信是政治勢力介入。 這次的片面撤銷登山許可,一夜之間中斷了多年我國往後從尼泊爾王國進入大喜瑪拉雅的途徑。 事後反觀,主謀用盡心機阻橈,恐怕往後發展卻適得其反,此路不通,還有千百條大路通羅馬。 此後四年,台灣的海外登山熱反而有如浴火重生,熱情一絲未減,各大登山團體俱樂部紛紛組隊出發,北美阿拉斯加麥金萊山 ,南美阿空卡瓜山,毆洲阿爾卑斯山, 非洲基里馬札羅山等地球四大洲最高峰,絲毫不因此打擊登山者的熱情,即使鍾情地球最偉大山脈喜瑪拉雅的登山者,另一個喜瑪拉雅大國-印度古國則展臂歡迎。 這段期間,台灣的海外遠征事業獲得空前的成就,從1980初啟喜瑪拉雅大門到 1986年七月台灣的海外登山高達11隊 ,有九隊達到預想的目標。 回顧這段歷程,可不是應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自然的活動是人類自由的象徵,不應有國界的限制,更不該拿政治來要脅。 然而,任何一名愛山者皆不會忘卻地球最高峰存在這個事實,即使一時不利,並不意味就此放棄有朝一日攀登最高峰的夢想。 我們決心等待黎明的第一道光線的到來。

天國之旅-0 天國之旅行程表

圖片
天國之旅 Nozumpa Glacier,Gokyo Peak & Mera Peak,Nepal Himalaya 0 天國之旅行程表 1986-10-12 台北中正機場--曼谷--加德滿都(Kathmandu) 10-13 加德滿都(整備) 10-14 加德滿都(整備) 10-15 加德滿都—(飛機)魯克拉 (Lukla) 10-16 魯克拉(開始健行)--珠摩雅 (Chumoa) 10-17 珠摩雅--南崎市 (Namche Bazar) 3440m 10-18 南崎市--昆將 (Khumjung)3790m 10-19 昆將--波卻溪底 (Photse Khola) 10-20 波卻溪底(適應) 10-21 波卻溪底--多蕾 (Dole) 10-22 多蕾--瑪歇馬 (Machherma) 4410m 10-23 瑪歇馬--高喬 (Gokyo)4750m 10-24 高喬--高喬峰 (Gokyo Peak)5483m 10-25 高喬(冰河活動) 10-26 高喬(登山活動) 10-27 高喬--瑪歇馬 10-28 瑪歇馬--波卻溪底 10-29 波卻溪底--昆將 11-01 昆將(文史訪察) 11-02 昆將(文史訪察) 11-03 昆將--珠摩雅 11-04 珠摩雅--魯克拉 11-05 魯克拉(待機) 11-06 魯克拉--加德滿都 11-07 加德滿都(參觀活動) 11-08 加德滿都(參觀活動) 11-09 加德滿都(參觀活動) 11-10 加德滿都(參觀活動)加德滿都--台北 Gokyo/Mera 地(山)名對照表 Kathmandu 1305m 加德滿都市 Lukla 2800m 魯庫拉 Tukdin 3250m 吐克定 Chu Tanga 3415m 丘唐加 Kalakdan 3950m 卡拉卡定 La, Col 隘口 鞍 Tsetolow 4100m 柴特樓 Tarktou 3700m 塔客圖 Tashing Dingma 3300m 塔新丁瑪 Kote 3450m 科帖 Worthow 3820m 吾爾梭 Tangnag 4350m 唐格納 Dig Kharka 4640m 迪格卡卡 Khare 4200m 卡瑞 Base Camp(BC)

環遊世界屋脊圖集-李立群

圖片

環遊世界屋脊圖集-挑夫

圖片

環遊世界屋脊圖集-旅者

圖片

環遊世界屋脊圖集-雪巴婦女

圖片

環遊世界屋脊圖集-犛牛

圖片

環遊世界屋脊圖集-犛牛伕

圖片

環遊世界屋脊圖集-安娜普納第一峰

圖片
安娜普納第一峰 8091m

大白吊鐘花 - 1

圖片
大白吊鐘花(猢猻木的花)四季全記錄2003/5~2004/2

大白吊鐘花 - 2

圖片

大白吊鐘花 - 3

圖片

大白吊鐘花 - 4

圖片

大白吊鐘花 - 5

圖片

大白吊鐘花 - 6

圖片

大白吊鐘花 - 猢猻果

圖片

大白吊鐘花 - 猢猻木冬日樹姿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