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1的文章

翠峰

圖片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蒙古 Terelj National Park

圖片

大雪山沒大雪

圖片
一時心想,開了兩百多公里到達大雪山森林,住了兩夜,天晴萬里無雲。 在賓館下方佈置一條2.5公里的森林棧道,一路原生檜木林,又高又直,直下深谷,其中'有小神木之稱當道,樹齡不過500年,然而兩眼耳鼻近身接觸走走停停十分過癮。 次日一整天連趕三景,48k展望台,大神木,及天池,回到賓館已天黑。 大雪山展望台一眼可看到玉山及阿里山山脈,雪山山脈西稜的大雪山,中雪山及小雪山一字排開一覽無遺。 畫下小劍山,白狗大山及大雪山,已耗去一早上。 下午訪大神木,四週已長成茂密的森林,琢磨半天,草草了之。 服務中心的小姐說12月楓紅山景更美,好吧!一定再來!  小劍山  大雪山小木屋  大雪山 

八里

圖片

麟山鼻

圖片

流浪狗

圖片

山居

圖片

七家灣溪谷

圖片
 

蘭陽博物館

圖片
到了頭城下午四點半,入口警衛建議就在附近看看,細雨綿綿,寒風側吹,大致勾勒出這獨特造型。 看到堤防邊有人準備下水衝浪,30元買了一片蔥油餅,一著圍欄啃著。

Freedom of The Hill

圖片
今年夏天有一支登山隊前往喀拉崑崙,企圖挑戰8000公尺級巨峰博羅德峰(Broad Peak,8047m),最後在距頂峰50公尺處撤退。 雖然沒有登頂成功,卻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創舉,壯麗的喀拉崑崙山景得以傳回國人眼前,更可貴的是,這是一支自主組隊的隊伍,充份滿足自由登山的精神。 如何解釋「自由登山的精神」? 簡單的說: “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以新的心情來面對” 我們會常簡單的將行動稱為成功或失敗,然而登山探險的目的,是否僅此而已。 山岳活動充滿不確定性,也沒有太多規則可循,運氣,或許有,厄運,也難迴避, 因此除了充分的各種準備外,進入山裡,你就完全獻給了大自然,稱之為與自然共舞亦無不可。 喀拉崑崙的冰河與山峰對探險家有超級的吸引力,但也是最具殺傷力的煉獄。 我為這些年輕人的成熟激賞,也為他們能安全的將自己帶回來而慶幸。

看龜山島

圖片
看龜山島,久居宜蘭的「鍋蓋叔叔」可以列出一大串最佳地點。 這次選在三星鄉山上的一處道教聖地-玉尊宮, 海拔估計200公尺,越過蘭陽溪床上的三星鄉及羅東鎮,龜山島的全景近在眼前。 青蔥盛產地,加上甜美的「上將梨」,三星鄉的「宜蘭厝」似乎比他地建的更闊氣。 「陳定南紀念園區」新建在這片田野中。 前一天已從氣象預報得知「南瑪都」颱風來襲,當天又是王建民今年重返大聯盟的第六場先發,一早起來,已有外圍環流的間歇雨,內心其實有點天人交戰, “不看棒球啊!”“風颱ㄟ!” 再確認颱風走勢,還是走上雪隧,到了礁溪找到「鍋蓋叔叔」。 上一次仔細看著龜山島已是四、五年前了。 那天下午沿路走下礁溪富士山,逢上雙彩虹掛在天際, 直到今天眾人猶然津津樂道, 巧的是,今天到齊的竟是當年原班人馬。

台灣之光

圖片
今年的「台灣之光」除了8000公尺巨峰級喀拉崑崙博羅德峰(Broad Peak)遠征隊,年僅24歲曾雅妮蟬連英國高爾夫公開賽后冠,還有在MLB打拼的郭泓志與王建民。 為什麼受到這麼廣泛而深入的注意,不分老的少的,我認為有一大部份來自於他(她)們在完全自主,沒有任何奧援,投入開放卻競爭激烈的環境,為實現自我,以實力站上了領獎台。 這幾位年輕人幸運的投入相對比較不會受到官僚體制牽制的運動領域,符合我心目中“Freedom of The Hill”精神。 自然的環境是美好的,同時也是險惡的,看似有一定的規則,卻經常出人意料的反覆無常。 自由開放,也表示一旦踏入就要步步為營,一時站上峰巔,下一刻可能墜入谷底。喀拉崑崙如此,MLB也是如此。 小王在受傷後兩年多,重新站上投手丘,恢復強投本色,這則身心煎熬的過程,令人欽佩,將來理應編入國小課程。 失敗家常便飯,成功不必強求,我們從這些年輕人身上受教何其多啊!。 

鎮西堡的未來

圖片
這一趟的鎮西堡之行,車上多了一位「新人」,四十年的老友,隔天走基納吉山,仍然兵強馬壯,手腳俐落,一馬當先。 下山途中,她透露了一個秘密,原來平常一個星期五天練瑜珈,筋骨柔軟有彈性,肌肉的忍耐力也相對增強,言下不免有點得意。 墾地 開墾地一年比一年多,從標高據稱有1700米的民宿往遠處的神木區看過去,大概到入口停車場附近,山坡上已裂開了一大片土黃色的表層,成梯田狀的切開原本綠油油的原生林。 除了新光的聚落外,從2005年以來,上方高地不但陸續增蓋了設備更齊全的民宿,以一年一到二家的速度增加。 我在這地區最高民宿的上方快速的寫下這一塊所謂高冷蔬菜開墾地。 今年已是第二趟來訪鎮西堡,住在中壢的阿不拉說連這次今年已來第五次, “攏是專工來看花” 到基納吉登山口還有四公里的產業道路,因產道整修,後段的路況跟前幾年來過的印象已有段差距,找到登山口時,太陽已經高掛天空。 意外的在找路中,從馬洋山的肩頭間瞄到露出的大霸尖山,晴空之下好比一顆金黃色的大鑽石鑲在墨綠頸項上, 又是一場無言的讚禮。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牧人

圖片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幼鷹

圖片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成吉思汗出生地

圖片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營地

圖片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成吉斯汗鑄像

Chhiggins Khan 蒙古重新找回民族精神的支柱,Hank悠悠的說, 從餐館、伏特加、路名均冠上成吉思汗。 在離出生故鄉不遠的高處,立上這座由不銹鋼鑄成的紀念塔, 加上基座應有十層樓高度, 藍天之下,望之令人心悸。 「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奠基者,   名鐵木真,孛兒只斤氏,蒙古乞顏(起延)部人。 「成吉思」在蒙古語中為海洋,「汗」在蒙古語中為君主, 引申為[偉大的君主],又稱為「成吉思皇帝」

合歡東峰

圖片

展望

圖片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演奏

圖片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首爾路

圖片
Ulaan Baatar 早晨四點半,太陽已升起, 一心想多看看這個遙遠又陌生的國度, 雖然道路還是一片靜寂,卻興沖沖的走入清涼的空氣中。 這條馬路稱為Seoul Road,後來轉知韓國人在烏蘭巴托共開有多達70家的餐館, 這條路兩旁就不下十家。 回到旅館,同伴還在熟睡,好整以暇寫入對面的大樓。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宴會

圖片
在距烏蘭巴托70公里的一處五星級渡假酒店,蒙古前總統,也是第三任總統 Nambaryn Enkhbayar設宴招待,餐會中有傳統的喉音歌唱與馬頭琴演奏。 出發前一個月,才回告Hank隨行,對此行雖然非一無所知,卻也無暇多問, 因此每天行程在我感覺都是未知,當然也不知有蒙古總統宴請這麼體面的事。 這是名為亞洲國際山岳聯盟(NAAA)理事會的年會,中華台北由Hank領軍, 年會共有八個國家代表(日、韓、中、香港、伊朗、亞塞班然、台灣及東道主蒙古)。 會中有擔任翻譯的名為Gobi的女孩幫我在本子上寫上Morin Khuur(馬頭琴)。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遨遊

圖片
  稱蒙古的大草原,不僅是草原與涷原,六月百花齊放,拍著拍著,King與Ding的數位相機經常電力耗盡。 當同伴爭相騎馬遊谷,我們花了四十分鐘上到營地上的山頭,從這些古老的岩石望過去,都是連綿無際的高原, 直到一道道冷鋒穿襲而來,眾人才狼狽的下山。 

藍天之國-蒙古之旅JOURNEY TO MONGOLIA 長者

圖片
不預期的意外,越過人群角落這位身著蒙古傳統盛裝的老者,正襟危坐,神情肅然。 隨後旅行日子裡,竟然是唯一留住的畫面。 嚴寒的冬天已遠去,烏蘭巴托的上空罩上30度的高溫, 一輛輛巨獸般的越野車轟隆而過,捲起一團團乾灰的塵土, 人們似乎無視這一幅混亂,在模糊的道路界線上穿梭而過。 其中不乏因忍受長遠的冬寒而突然解禁的妙齡少女昂首跨步而來, 穿著清涼可喜,因吸飽了太陽的養份,露出泛紅而健康的肌色, 然而這些,我卻每每失了神不曾提起筆過。

Summer Mountaineering in Taroko

圖片

南管樂者

圖片

南管樂者

圖片

細道邦

圖片

大南勢

圖片

角板山

圖片

莫內花園北美館展出

圖片

Star Chen

圖片

南管樂者

圖片

烏山頭之春

圖片

“梅思納現象”

圖片
雷厚德 梅思納Reinhold Messner 史上第一位全登14座8000公尺峰登山家 前言 台灣最積極推展國際登山的歐都納企業,繼成功完地球七頂峰之後,再度展現大氣魄的世界最高峰14峰計畫(8000ers Project)。2011年打算以最難克服喀拉崑崙山區的博羅德峰展開此一史無前例的歷史新頁。 14座8000公尺巨峰,散布在大喜馬拉雅山脈的脊樑上,九座位在西藏、尼泊爾及印度的邊界上,其他五座深藏在巴基斯坦與中國新疆邊界。 「第三極地」不足以形容其艱險,任何人登上一座8000米峰就已是非凡的成就,然而,從1970年始至1986年,義大利登山家雷厚德 梅思納(Reinhold Messner)第一位完成全部14米峰的登頂。 到2010年,全世界已有26位成為All Eight-Thousanders的 一員,國人或許納悶,我們還要去爭取這個銜頭嗎? 也許部份8000米峰相對較為親和,不過沒有人敢說任何一座是可以輕易克服,在不同氣候狀況之下,即使較低高度的冰峰隨時可以引入絕境,何況是氧氣稀薄高過八千米的巨峰。 不要說歐美登山大國的登山家視全登14座8000公尺巨峰為個人山涯的巨大成就,日韓兩國當然輸人不輸陣,也是在國家與企業家的大力支援之下卯足全力爭取全登14座8000公尺巨峰這個頭銜,新路線開發視為短跑衝刺,全登14座8000公尺巨峰就是喜馬拉雅這個大競技場的超級馬拉松了。 台灣的登山運動前途在那裡?在台灣的高山,在喜馬拉雅山,也在地球的各個角落。我認為普世價值人類天生充滿大自然的探索好奇心,對未知世界敬畏恭敬心,在每一個人對每一次發現所抱持的信念。 14座8000公尺巨峰似乎是一個滿不錯的象徵, 8000公尺巨峰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對台灣的登山運動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台灣的登山者需要更多的經驗與時間。 「梅思納現象」一文或許能解開我們的心鎖,這是解開他如何成功歷經16年完成此一偉大成就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他生命當中一段最漫長的「求生」過程。 張文溪 “梅斯納能成為一名成功登山者的秘密,並不是他天生異稟,在於藉助良好的訓練,維持著隨時可以上場的運動條件。嚴格被檢驗之中,他的自我驅策力,忍耐能力,承受痛苦的能力,總的來說,能夠去克服這些障礙,在於他的心理能力勝過生理條件。” 西元198

綠水之夜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