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07的文章

「人形別寫」美學新體驗

圖片
小油坑硫氣孔登山口--第一展望台--昆蘭林--第二展望台--七星山主峰 「人形別寫」繪畫班第一次「登山寫生」成行了。 「人形別寫」是一群美術中輟生習畫、交流的園地,其緣起可追溯到台灣第一所文山社區大學成立,估計已有十年以上光景,大家長是雷驤老師。 美術中輟生內心最恐懼的就是自信心不足,熱情洋溢的雷老師很能把殿堂上的美術化成可愛的天使,美術沒有距離,讓人們心中的美自然的釋放出來。 自從加入雷老師習畫,同學們的交流、共邀戶外學生不曾停過。 純登山寫生還是第一次。 即使登七星山這類小山,我覺得畫畫走山並重,比較適合「人形別寫」調性。 一般上班族都缺乏活動,戶外健行登山也是偶一為之,平常習慣了水平式移動,缺乏腳關節較大幅度轉動,突然來一次登高,很多人僅這一次就變成最後一次。為甚麼呢? 因為關節受傷了,從此談山色變。 (為甚麼會受傷呢?原因當然不一而足,通常以「休息步」來上登,「之形」走下山來避免關節過勞,一個全天的山行,休息兩三天就OK了。) 陽明山國家公園最高峰就是七星山(1120公尺),大眾路線有三條:苗圃線(從第二停車場)、冷水坑線及小油坑線。心裡想著:倘若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登山寫生」,就是另兩條路線囉。 這一次「人形別寫」繪畫班「第一次登山」,竟然號召了五部車上山,目的地是小油坑線登七星山,全程1.6K,來回約兩小時。 一路有幾個顯著的地貌來作題材,服務中心旁的大硫氣孔、第一展望台前的向上坡道、背風處的昆蘭林、以及從第二展望台前的七星主峰的火山口特徵等等。 拜天氣放晴之賜,以七星山為軸心,站在七星山頂可做360度的展望,成盾形火山的大屯山(1092公尺)、磺嘴山(911公尺),以及錐形的竹仔山(1098公尺)很不尋常的出現在眼前。 此外,在山頂逗留許久的山客,愉悅舒適的神態也很好入畫。 全程下來,不知不覺,一本全新的速寫本竟用去一大半。 東北季風還未大肆侵入,「丹山草欲燃」也不如預期中出現,不過水氣旺盛,天蒼蒼地茫茫,雄闊不失秀麗,遠山近景一一入畫,此行人人都有豐收。 山岳畫大家可能比較不常碰觸,我覺得從中國山水畫的寫意入手,對我們比較傾向於速寫風格效果應該還不錯。 水彩的流動性與水墨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有畫友始終拿鉛筆速寫。 習慣速寫之後,即使參加一般的登山隊也能從容下筆,這是一項優勢,果真有天 到喜馬拉雅旅行寫生……想起來必定是很令人期待吧! 朋友們! 你

花蓮豐田村寫生之旅

圖片
常住台北都會,最嚮往的旅外去處就是花東。 畢業後的第一個軍旅在台東,停駐時間將近一年,不長不短,軍旅生涯餐風露宿,成天整裝待命,最後習以為常,令多少男兒終生難忘。 照理說,這實在不能成為鍾情花東的一個理由。 回想在這段軍旅生涯中,早也操晚也操的日子裡,有一天發現此地幾乎沒有路標,地圖上還是一片空白,簡直就是當年心目中朝思暮想的「探險天堂」。這個發現之後,每逢部隊放假的日子,就樂得獨自一人拎著背包走入東台的大山小丘,成為營中同袍眼中的怪胎。每當回營背著同袍異樣的眼光心理卻時常暗爽我又何德何能。 想起當年在東台山上,人煙稀少,竟日碰不道半個人影,偶有少數做山的男女在烈陽下埋頭工作,突然一個陌生人從林間穿出現身,經常把這些人嚇個半死。 好景僅此一年,自此之後,這一離別足足三十年的光陰竟沒再回來花東。 這一次我們要來花蓮的寫生之旅,就是充滿著萬分期待與熱盼,似乎與小小學生要遠足的興奮之情差堪比擬。 很清楚的被告知此行目的地-花蓮壽豐鄉。 打開地圖,可以看到壽豐鄉有多遼闊。處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這一路可從花蓮直到台東的所謂花東縱谷,一派平疇安靜的田園,壽豐鄉就位在起頭,木瓜溪與壽豐溪從谷中奔流穿出,向東與花蓮溪合流後北上,急促流向太平洋。壽豐鄉就位在這三溪合流所形成豐繞的沖積平原上。 壽豐鄉的北邊突出一座小山,叫做鯉魚山,鼎鼎大名的鯉魚潭就靜靜的橫躺在兩山之間。最值得注意的是, 鯉魚潭以及荖萊溪跟壽豐鄉的關係十分密切。 後來,從壽豐鄉文史館的介紹中略知,這是一處移民之鄉,次日我們徘徊、停駐一整個早上的豐田村,就是典型的一座移民村。 此行搭自強號火車,這是一次很棒的火車之旅,也是一次清楚的再認識台灣田野農村生機蓬勃的映像之旅。晚上住在有老樹收容所美譽的「怡園渡假中心」。 次日一大早,不囉唆,我們一行人騎著單車飛快穿過一排排樹林,越過金陽灑滿的青綠田園,試圖接近迎面高聳的中央山脈。眼前灰濛的山體與綠油油平疇田野形成強烈的對比,不過,即使行過長長通往豐田村的狹窄道路,不時停下來四顧衡量,卻好像總是沒有拉進多少距離。 休耕中的農地,似乎一直連綿到山腳下才被阻斷。 然而,我們向前所看到田野,並非是水平的延伸到山腳下,而是以幾乎難以察覺的坡度向前伸展到遠處的山腳,這一點小小的差異,使你可以在畫面上多一兩道層次,構圖上也增加了深度。不過,就畫面上的深度,若有一處高地可以居高臨下

北投溫泉的故事

圖片
文:維仁 「女巫之湯」就是我們的北投溫泉,女巫之湯的開發,已經是一百零四年前的故事。北投雖然不是我的出生地,但是是我生長二十年的地方,所以我想寫它的故事。 開發北投溫泉的平田源吾生於日本弘化二年,也就是西元一八四五年。在他二十一歲那年,和一些氣性相投的青年同志們往來。在慶應二年(一八六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時,他們一百五十八餘人,在宇佐郡放火把幕府的陣屋燒掉了,還佔領了兩門大砲,奪取了陣屋的米權,佔據了宇佐八幡的御許山。 次月,有一千多人從長州來到了宇佐,他們自稱是平田源吾的同伴。但沒想到是敵人來襲,於是在防守脆弱的情況下不幸敗北。最後大家只好解散,逃往各處去了。平田源吾逃亡之後,化身成浪人,效法武者修行雲遊各地。 明治十八年,他在大阪住友家從事礦山工作。明治二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也就是台灣割讓日本那年的六月,平田源吾心想,到台灣發展應該是一個大好機會。 於是這個冒險家辭去了住友家的工作,立刻渡海赴台灣。他說:「以數年間在住友家從事礦山的實地經驗,並且懷抱者一獲千金、希望成為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富翁的美夢以及野心,來到台灣,打算採掘金礦。」 平田源吾從基隆上路之後,立刻飛奔到瑞芳山脈。經過調查之後,台灣確實是一個礦源非常豐富的地方,於是立刻向基隆的軍政廳提出試掘請願書。不過,當局卻以那座金山屬於皇室財產為由,拒絕他的請願書。平田源吾在探查礦山時受傷,不久傷口開始腐爛,同時腳氣病又發作。當時基隆連一個醫生都沒有,流落異鄉、事業不順、又病痛纏身,平田源吾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平田源吾無意中聽到一個消息:台北附近的山會冒出溫泉。於是平田源吾沿著基隆河南下,來到了台北。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日本入台的第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他第一次來到北投,借宿在一位姓陳的本島人家裡。在溫泉溪流裡沐浴養生了一段時間後,病漸漸好轉。病癒後先回台北過新年,但就在明治二十九年的一月一日,遇到了陳秋菊、胡阿錦等襲擊台北城事件。 當時因為局勢危險暫時去不成北投,但他終究還是在明治二十九年三月時,再度到北投沐浴。 重返北投的平田源吾,買下了一位當地人的房子,開了一間溫泉旅館。這間旅館就是天狗庵,是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也是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 平田源吾到北投落腳之後,如當時《台灣日日新報》記者所說:「他堅守著自己開拓者的本分,成為北投的重要人物、北投溫泉的守護人、北投的活路標,和北投溫泉共存共生

寶貝上學去 6

圖片

天國之旅-天國之旅圖集

圖片
低地挑伕 犛牛 冰河之首 雪巴婦女 尼泊爾人 犛牛伕 雪巴婦女 隊員-李立群

獅仔頭山 隘寮 紅星杜鵑

圖片
離新店市區半小時車程可抵獅仔頭山的登山入口 走上鋪設良好的步道,30分鐘後就可見有清以來所設的隘寮遺址 石碑上刻有設隘防範始末,防的是當年的原住民-泰雅爾族,為的是防護此區採樟墾殖之利 走上山頭,鄰近山腹秀崗山莊,大台北華城歷歷在目 四月,紅星杜鵑花盛開,人海聚集,獅仔頭山堪稱新店的後花園

哈嘎灣 嘎拉賀

圖片
地圖上標示著『光華』,原住民自稱「哈嘎灣」,「嘎拉賀」則標為「新興」 我們站在嘎拉賀最高點上的「教授山莊」,準備走一趟背後的「低陸山」 雖稱低陸,路程頗長,午前時刻卻無法完成登頂 此區概屬「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境內,另有唐穗山神木區,需下溪底再陡上,路程也不輕鬆。 對面為「拉拉山」,原住民稱為—美麗之地 推薦民宿/教授農場/聯絡人-朱韻中 0932 171 464 / 莊址-桃園縣復興鄉華陵村嘎拉賀1-1號

羅好

圖片
原住民稱「羅好」為林木繁茂之地 信賢村的娃娃谷、內洞瀑布概屬之 這一帶水量極為充沛,內洞瀑布尤其驚人 進信賢村,過橋, 右往內洞森林區,左往信賢種子國小,吊橋、步道,紅塔堤岸咖啡店也在路旁

比亞南

圖片
中橫北宜支線,蘭陽溪兩岸河床、河階地,以及沖積扇上竟墾殖上種所謂高冷蔬菜-高麗菜、大白菜。 南山早稱「比亞南」,早期循此走南湖大山,現已改由「比亞南岸鞍部」(思源啞口) 從四季可連通「比亞毫」,出南澳金洋村,但是除獵人出入外,已杳無人煙

白蘭三山

圖片
桃園 新竹 各有一山稱作鳥嘴山,一在桃竹交界,一在新竹苗栗界山,二山名氣都很大 海拔1748公尺,即桃園復興鄉與新竹尖石鄉交界的鳥嘴山,位居那結山(1526m)向南縱列而至李棟山(1914m)之間 因以飛鼠部落,北得拉曼神木群而享譽岳界 另一鳥嘴山,位在新竹五峰鄉與苗栗南庄鄉交界,與鵝公髻山 大窩山與比林山並列,高度1551公尺 ,霞喀羅溪橫膈在前,與民都有山遙遙相對 左側山列即為賽夏族的向天湖聖山,湖邊有露天咖啡座 新竹鳥嘴山1551m ,2004年11月登民都由山記

白石

圖片
石門水庫含泥過高,以致桃園居民無水可喝,有人因此丟官 2005年夏天, 大嵙崁溪上流養老以迄白石一概泥沙滾滾,碰到水利局官員向上探索真相 原來步行半日,白石有一大崩壁,造成中下游溪水混濁不堪 約半年之後,大嵙崁溪才又見清流 而聲明乍起的霞喀羅古道便因是年的豪雨,道路崩塌中斷,一夕之間形成禁地 至於,水源含泥過高,到底是大自然生成(地震豪雨)或是人為的開山墾地的遺害, 依我看,兩者都有

泰雅三小勇士

圖片
養老的泰雅爾少年- 新竹霞喀羅古道 2004年4月 大概四五百年前,從中央山脈西麓,翻山越嶺,零零散散遷徙進一批泰雅爾族人 末了 ,全部集中到一處名叫 因拉安 的地方居住下來,形成一個連耕地粗約有一百多公頃的中型聚落 這個地點,大約在苗栗縣泰安鄉梅園村深山裡雪見東北方三公里處 較明確的說法是由北向南流的北坑溪匯入大安溪上游約四 五公里處的山嶺以至山腰,一大片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的區域 今天的象鼻 ,梅園 ,中興三村全數是早期從因拉安分散出來的

泰雅爾族的居住分佈

圖片
大類有三群 第一群 南投縣仁愛鄉到相鄰的台中縣和平鄉的梨山環山一帶 大雪山山脈東北方周邊的宜蘭縣大同 南澳兩鄉,台北縣烏來鄉境概屬之 第二群 桃園縣復興鄉 新竹縣尖石 五峰兩鄉及緊鄰的苗栗南庄鄉,概屬同一族群 第三群 以現居台中縣和平鄉和苗栗縣交界的大安溪沿岸的泰雅爾族同胞為主,日據時代蓋以 北勢八社 稱之 北勢八社 - 雪山坑 達觀 鳥石坑 埋伏坪 司令(士林) 梅園 象鼻

風城新地標

圖片
高鐵竹北新站 2006年六月

黑松

圖片
新竹玻璃工藝館 2006年6月

大白吊鐘花 - 猢猻木夏日樹姿

圖片
北投三號公園猢猻木四季全記錄2003年5月~2004年2月 北投三號公園猢猻木結苞開花全紀錄 2003年5月~200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