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y people come ,looking! looking!

今年初一到初五到花蓮走春,借宿朋友的朋友在鯉魚山下池南村銅蘭的「別墅」。

說是「別墅」,其實像是一處早期墾居的農舍,左廂與客廳隔開成一間寬大的通舖,大夥攤開睡袋橫七豎八過夜,倒也輕鬆自在。

「別墅」背依鯉魚山,屋前面對木瓜溪的沖積台地,有條農路穿通農地直逼洶湧激流溪畔,站在墊高的堤上,看到台九線上的大橋,直到沒入在遠處地平線的花蓮溪。。

幾年前的一次過年也曾在此地待過,花了一整天環湖,爬鯉魚山,這次打算就近看看剛整治完成的白鮑溪生態園區,然後到富源對山的赤柯山展望玉山山脈,其餘就看當天狀況。

天不從人願,從台北一出門就是陰雨綿綿,一直下到初四,全天都是溼答答,灰濛濛,一路撐著傘勉強畫了幾張。

不過此行實現多年的一大心願--下探木瓜溪。
隔天與銅門入山檢查哨一番周旋,進龍澗、清水舒緩筋骨,
初三遊白鮑溪、池南,初四南下上赤柯山。
初五一早起來,晴天無雲,決定走193縣道北上返家,沿路直到花蓮大橋出口可看到這幾天又下過雪的奇萊山脈。總算是有個補償。



吉安慶修院鋼鐘,花蓮吉安鄉。在吉安用過中餐,順便買了一隻烤鴨回「別墅」用「下午茶」。



天一亮,先用鋼珠筆在屋前畫下「銅蘭」,遠處木瓜溪隱藏在樹叢後,隨後躲在屋簷下,直接以水彩筆畫下屋後的山景。
畫了一部份,雨就飄了下來,只好就這樣子了。



初一享用過下午茶後,隨後晚出門的賴趕到,這是已開了十五年越野車。
木瓜溪,發源自奇萊山,入花蓮溪出海。用Moleskine筆記簿,上水彩頂費事。
銅門到龍澗的隧道,以前能高越嶺從最高點下到這裡,好像沒有這些建構。
龍澗以上的道路塌方,暫時不通了。



銅門入山每天限制上午300人,下午300人,這些九人座的一日遊旅行團就佔去一大半,我們在銅門就吃了閉門羹。整天這些小巴士怕不有五十部次以上,就在這條不到十公里的窄路上上下下。



另外還帶了Arches 185g 水彩紙,後二天用上。

雖然天晴,白雪山頭還是罩住積雲不去,這是最後一天的假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紀念 徐慶榮 黃仲杰

水磨坑溪的發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