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阿爾卑登山方式」The Alpine Style






從傳統走向現代
--介紹「阿爾卑登山方式」The Alpine Style


中華登山 33期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四日
從阿爾卑斯山到喜馬拉雅
「阿爾卑登山方式」這個名詞對國人恐怕還很陌生 , 但是提到「登山者爬阿爾卑斯山的一種登山方式」時, 大抵也能望文生義了。

阿爾卑斯山座落在歐洲 , 是法、義、瑞等國的天然邊境。山上冰河蜿蜒如巨蟒糾纏、如鰭背的山脊聳立環伺如危牆, 而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山峰隔著只能容足的狹窄鞍部一一獨立 , 非常壯觀、雄偉。因此 , 上山的人群進入 U 形的幽深山谷 , 望著陽光下閃閃發亮的山體, 直衝藍天的暗銅色山頭 , 很少人不受感動 o

Alpine Style是英國人對爬 阿爾卑斯山Alps產生了一套基本登山方式的通稱 , 在十九世紀中葉 , 它是針對阿爾卑斯山而言 , 二十世紀初葉以後 ,登山家逐漸向海外轉移 , 這種登山方式也就被帶入世界登山的舞台 , 迄今極受重視。在開拓喜馬拉雅山的30年代 , 這種登山方式為探險家建立了橋頭堡 , 在60年代 , 這種方式為他們完成了十四座八于公尺以上山峰的創舉 , 在70年代則有利用阿爾卑登山方式獨立完成巨峰的理想。展望將來 , 登山家們已誓志將以這項精神進軍世界最高峰--聖母峰 ( 八八四八公尺 ), 阿爾卑斯登山方式在今天確如天之驕子。

「阿爾卑登山方式」竟有如許大的魔力嗎 ? 它對登山者的實質意羲叉是什麼 ? 我們對它了解有多少 ? 種種問題對國人都是新鮮的 , 最重要的是 ,我們需要這種登山方式嗎 ?

登山方式
在十九世紀初葉 , 登山還是少數人士即興的娛樂時 , 阿爾卑斯山上已開始使用繩索互相牽綁、手持鐵頭拐杖、鞋底打上鐵釘止滑等等爬山工具來協助登山 , 確保人員的安全。基本上登山運動是在相互照顧的互助精神下展開來 , 只是當時並沒有如今那樣嚴格的規範。但是 , 登山繩、冰斧、冰爪則已附在登山者身上 , 成了登山者的標幟。

一個世紀以來 , 現代精密的編織技術及冶金技術大大的改革爬山工具, 這項改革不但使很多被認為不可能去爬的路線一一雌伏在腳下 , 而且把這種登山方式發展到完美無懈可擊的地步 , 不但在阿爾卑斯山有用 , 非洲、南美、亞洲亦證明確是十分可靠的一種行為規範 o

從過去的成就 , 登山者旺盛的企圖心當然是一項重要的精神要素 , 不過工具的創新則大大有利於進步。而阿爾卑登山方式則巧妙的將這兩者連接在一條繩上 , 登山者因此無後顧之憂 , 能從容的欣賞山景 , 登山的境界也因此建立。

「阿爾卑登山方式」的基本型態是二至三人為一組 , 遇到困難﹒地形則利用繫在身上的登山繩來確保團體安全。山上所需用到的裝備 , 食糧全負在身上 , 隨隊前進 , 所有隊員們都可以體會行動的樂趣同時可享共同登頂的光榮。其精神是獨立、進取的。阿爾卑登山方式最大的特色當然是因需要而產生的。在十九世紀 , 英國人「發明」了登山運動 , 同時也發明了Alpinism「登山」這個名詞, 因為Alps的誘惑要比蘇格蘭的高地 ( Highland) 大的多。但是阿爾卑斯山的危險山崖、冰河是有目共睹的 , 沒有輔助工具來協助攀登 , 則根本無法跨越上去。除了前列登山繩、冰斧及冰爪外 , 此外如:鉤環、錨樁也逐漸改進粗具 , 有了這些工具就方使得多了。但是走在萬丈深谷的岩壁上、冰雪坡上 , 沒有另一人來保護他 , 獨自上爬 , 那是不要命的冒險。所以至少二人為一個登山隊伍便成為必要的組合。

登山的「黃金時代」 , 從一八五四年至一八六五年這十一年當中 ,阿爾卑斯山一百八十座主要山峰就在這種方式下一一被「征服」。不過 , 所謂「阿爾卑登山方式」是自一八七零年以後才逐漸成熟。因為那時歐洲的所有山峰都已被踏遍了
, 沒有所謂「處女峰」可供征服。這時登山家們又從另一個角度發現了更深一層的爬山樂趣。他們開始對那些一直沒有人認為可以爬的困難路程展開挑戰。可是爬這種山需要更精良、可靠的工具 , 同時也發現同伴的合作能使爬山更為安全、迅速。路途愈艱困 , 同伴的依存度愈高 , 而成熟的登山技術亦漸重要 , 登山不但是團結的真諦 , 登山也不再以登頂為目的了。當歐洲的山峰在挾著這種富有藝術氣質的「阿爾卑方法」之推動下 ,海外爬山也同時在進行 , 在登山者踏
入亞洲喜馬拉雅山腳下之後 , 第二個登山的「黃金時代」也便降臨了。

產生﹒型式﹒演變
在哲學項目下分成科學、文學、藝術等科目 , 而科學又有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之分 , 文學與藝術更有更廣大而深入的分類。登山也是如此 , 如果我們把登山當成哲學主體 , 從大類上來分 , 則為傳統性登山與技術登山。傳統登山為一般健行登高的登山與阿爾卑斯登山 , 至於技術登山則為純粹的爬岩與冰雪地登山。所有目前流行的登山方式大略不離這個範圈。

一般健行登高的登山方式目前在國內最流行 , 它的形態是頗富娛樂性趣味 , 健身的意義十分強烈 , 並沒有分嚴格的組織及規範來強制登山者的行為。一般而言 , 這是登山運動剛始的一種傳統的登山方式 , 這是任何一個國家、人民都共具的特色。

所謂阿爾卑斯登山 , 上文已介紹過 , 不再贅述, 但是爬岩、冰雪地登山目前雖已發展成一項獨立的登山運動 , 在根底上仍不離阿爾卑登山方式的本色 , 所以在談論到阿爾卑登山方式時 , 令人極易把爬岩與冰雪地技術登山混為一提。為了認清它的差別在那裡 , 從隊伍的型態上比較不容易區
分 , 事實上筆者也只能說,「爬岩、冰雪地登山是阿爾卑斯登山方式的內容 , 而爬岩與冰雪地登山是運用阿爾卑斯精神的一種技術性登山 o 」它們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要是登山運動秉一種有步驟的順序排列 , 則為健行登山--阿爾卑登山 --技術登山 , 那麼國人對登山運動的發展 , 及自己所站立的地位也便很了然了。

爬岩這種以技術為主、工具輔助的登山當然是科技文明的產物 , 冰雪地登山亦然。在歐、美國家從基本爬岩技術發展到今天的「大峭壁攀登」( Big Wall Climbing )已有上百年歷史。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及美國的「約瑟米提」冰河公園皆為世人熟知的爬岩聖地。在亞洲 , 爬岩以日、韓最發達 , 香港亦有活動 , 在我國多少也邁入第三十年的發展歷史 ,對這項活動咸信必不陌生。

在亞洲由於地理條件的特殊 , 以日本為首尚發展出「溯溪」與「雪溪技術」的技術登山方式 , 這兩者在台灣亦有難以估計發展的潛力。所謂溯溪是採「橫渡
」與「上昇」混合使用的登山方式 ,大本營在受溪流深刻的 V 形谷 , 其趣味性不下於岩壁攀登, 遇到困難地形, 爬岩技術是不可缺乏的。至於「雪溪技術」則為缺冰河地形的日本、台灣常使用的登山技術 ' 它必須有冰雪地登山技術 , 有時在接近山頂部則會使用到「冰壁攀登技術」。一般而言, 日本與台灣的山岳地形較為接近 ,所以「溯溪」、「雪溪技術」在台灣前途無限美好。

將以上各種登山方式整理 , 登山運動的範團及分歧大約可排成這種圖表。

登山活動


傳統登山-- 健行登高,阿爾卑斯山 ,冰河行進 ,混合簡易爬岩的登山


技術登山-- 爬岩, 冰雪地技術, 冰雪坡攀登, 大峭壁攀登, 溯 溪, 冰壁攀登,雪溪技術
遠征登山--(喜馬拉雅 喀喇崑崙 安地斯 阿拉斯加....)

極地登山--(喜馬拉雅 南極...)



現代登山運動

從過去登山的歷史的演變來看 ,台灣的登山運動是傳統登山與技術登山截然分闋的 , 筆者相信未來它們必會融合在一起。它所會走的路線是這樣的 , 登山者逐漸正視到登山技術的重要 , 逐漸的引用到阿爾卑斯登山方式 , 建立登山安全的完整概念。

這個階段倒不太容易突破 , 但是一旦能兼容並蓄的予以發揮 , 相對的技術登山也才會大大進步。然而 , 在國際登山舞台 , 以技術登山為內容的「阿爾卑登山方式」目前已到達向「巨峰」挑戰之階段。在過去五十年當中 , 利用這種登山方式與「極地登山法」已完成了難以計數的壯舉。在亞洲喜馬拉雅山 ,這種好比尖兵的隊伍為龐大的後動及人員開拓上山的捷徑 , 而隊員們則運用密切的合作及長時間訓練之經驗 ,將一座座營地設立在通往上山的冰河上。

但是完全利用阿爾卑登山方式對巨峰挑戰成功的 , 則為一九七五年奧地利兩名隊員在巴基斯坦境內的「隱峰」 (Hidden Peak 26,470呎 ) 創下的。他們兩人攜帶所有登頂的裝備 , 而且沒使用必須的氧氣設備, 逐地設營 , 逐漸推向峰頂。同年英人伯寧頓亦有此意問鼎聖母峰 , 後來則改為向「西南壁」挑戰 , 以技術攀登為主 , 但仍為傳統的大型遠征隊型式。

以非常小型的隊伍 ( 四~六人 )問鼎巨峰當然已成為可能的一致看法, 理由是這樣的隊伍不但東西輕、行動快、而人員少 , 財務負擔也輕 , 在登山已十分普遍的現代 , 獨立支持一個大型隊伍已比較難辦到 o 但是像這樣小型的隊伍通常可以將整部份的財源來分配給各隊伍。不過 , 每一名參加這種小型遠征隊伍個人的技術、經驗都須十分精湛才行。

國內的登山運動自然也是朝向海外遠征登山的 , 關於遠征登山的條件以後筆者當另文討論。目前我們卻急須一種有力的、實用的登山方式來迎求這項目標 , 所謂「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這個器字對海外遠征而言不但是狹義的情報收集 , 知己知彼之事 , 而是一個足以奠定登頂實力的工具 , 如果 , 一個這樣一個足以克服根本之問題 , 且能逐步達到目標 , 這項工具我們是需要的 , 而且是極為迫切的

台灣高山的險惡
阿爾卑登山方式與海外登山有直接的關係 , 對國內登山則有侍引進。
每年冬天 , 高山積雪深厚 , 長達四~六個月期間 , 其潛在危險情況與阿爾卑斯山類似 , 加上變幻莫測的高山氣候 , 疾風、大雪 , 對登山者是很大的威脅。南湖大山、玉山這兩次山難, 都是逝者在狐立無援 , 獨自掙扎的情況下意外產生的。固然裝備不足是主因 , 但是擁有了裝備 , 而不知如何自行確保、保護他人也經常可以發現。

台灣的山岳扮演著自熱帶到寒帶的各種角色 , 但是一般人都居住在溫暖的平原 , 很難去設想高山上極端的氣候 , 而且千辛萬苦去到山頂下 , 也是一個人在心智、體力上最弱的時刻 ,要是隊員發生意外 , 全隊任何人幾乎沒有一個人還有餘力去拯救他 o 尤其在冬天 , 便幾乎督定這名失蹤、墜崖或受傷侍援的登山者必須忍受一段漫長時間 , 直到山下人員到達。分析這段過程 , 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即使在夏天 , 暴風雨及濃霧對登山者也是極大的威脅。直到今天 , 幾乎還沒有一件妥善的辦法可以令登山者永保無虞。冬天 , 登山者不能不準備必要的工具 –冰斧、冰爪及登山繩。二至三人為一組 , 假如在安全顧慮較少的情況下 , 譬如在緩坡、步道行進時 , 可以容許較多人為一組 , 以登山繩牽繫在每人身上 , 前後及中間各有一名有經驗的登山者。在強風疾吹、危險的山脊、陡崖上攀登時 , 則限二至三人為一組 , 每人身上部有冰斧、冰爪 ,而腰上則以登山繩聯繫 o
基本上 , 這種型態是登山途中最安全的方法 , 這種結隊登山的方法也便是阿爾卑斯的登山方式。

血的教訓
今年冬天筆者與謝伯宗及甫剛去美的周德九兩位有志共登玉山主峰及南峰 , 腳穿十二爪冰爪走向南稜冰坡, 沿途即意外有二、三次的滑倒 , 好在墜落不到二人長度 , 用泳斧制動。照過去經驗 , 這是不該有的意外 ,因下午太陽直射 , 冰雪坡上層融化 ,使雪質分佈不均勻 , 不利踩著。這塊雪坡從山脊直瀉楠梓仙溪底 , 長達三百公尺 , 中間無有遮欄。在回到排雲山莊時 , 回首看到上玉山下來的一群山友沿著往南峰的路上蠕動, 而這條路是在我們走過後才踏出痕跡來 , 沒有冬山工具非常危險。他們仗著玩雪的心情逐步走向路的盡頭 ,肩碰肩、手拉手的慢是在雪白的山壁上移動。穿著冰爪踩過的痕跡在他們走過後將因踩實而變得路滑、山風微拂也將使雪面再凍結 , 有的人甚至穿著平底鞋。當他們正開始前往時 , 筆者及同伴早已再穿蒼整齊 , 只是準備這非常可能會發生的意外 , 而且這項意外會是二百公尺以上的墜落 , 最底下是大石疊落、絕崖臨空的溪底。

這項意外最後並沒發生 , 但是回來不久聽到玉山風口另一墜落的事件 , 一前一後 , 一男一女則已喪生。而其裝備何其薄弱、可憐。

為什麼人們對自己的能力如此自信 ?
為什麼對山的面目還未認清 ? 時常這樣反問自己。
甚至不能不承認十分悲觀的將來, 台灣高山的險惡已超過經驗想像範圍。
只要有人心存大意、僥倖 , 那麼這種意外將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根本原因只是登山者忘記在必要的工具之外外加一條登山繩而已。

後記
次年, 悲劇重演, 1979年冬天,筆者當時負責玉山冬訓,在玉山北陵近三星期活動, 與冬訓隊員救援三重山協五人遭難事件,一死一重傷,主要墜落事因為使用簡易冰爪踩抓不著滑落。

詳文「1979冬期玉山救難報告」
中華登山 33期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四日

留言

張先生您好
偶然中看到您的blog,您所引用的文章(中華登山 33期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四日)講述Alpine Style的登山方式很有趣的在三十多年之後的今天也還是適用.台灣登山活動仍處於hiking健行為主,技術性登山一直沒有在台灣受到推廣可能主要是因為社會對於登山仍然存有偏差觀念.
不過這篇文章關於Alpine style的解釋仍然稍有不清楚,主要在於Alpine style跟遠征登山(expedition climbing)的不同之處.簡單來說如果有用到外部支援(動物,挑夫)就不能稱為Alpine style.這種登山方式在面對大山的時候是非常困難的.
Unknown寫道…
思平,您好
這篇文字發表至今已過了32年頭,想不到有人會去注意,真是又驚又喜。
您的觀念是正確寶貴的,謝謝指教!
在喜瑪拉雅的黃金時代後期,已少有巨峰型處女峰,人們將焦點放到新路線開發,另有少數如Messner宣稱以Alpine Style爬巨峰,這是當時構想此文的背景。
另外,台灣的爬岩與冰雪地剛起步,百岳已完成,台灣除了進行更上層樓的喜馬拉雅登山外,似乎在登山精神上也有必要加以提升(在1979,80年推動了兩次玉山冬訓與攀登,1979冬玉山救難),當時的同好不斷以自立,自主精神相互期勉。
確實,部份人會宣稱她(她)們以Alpine Style爬此山,但是還沒有人會說全部都用Alpine Style,這也是登山的有趣之處。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紀念 徐慶榮 黃仲杰

Ambuyat 西米糊

到台東紅葉村賞楓